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上海财经大学打造劳动教育特色模式

更新时间:2025-11-12 21:24:27发布时间:2021-03-31 12:04:22

  上海财经大学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部署,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打造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党委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开展专题研究,统筹推进课程设计、考核评价、文化宣传和条件保障等工作,确保劳动教育扎实开展。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行动计划(2020—2023)》,制定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围绕“培养方案”,实施生活技能培育、社会实践体验、公益志愿服务、合作发展助力、创新创业创造联动、就业能力拓展、劳动文化建设“七大行动”,形成“1+7”劳动教育体系。结合学科专业特色,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创新性劳动能力培养有机融入专业课,将服务性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实践课,切实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夯实课堂教学阵地,切实强化必修课程重要作用。将劳动价值观教育纳入思政课和通识课,安排一定学时的劳动理论教育专题,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经济中国》等课程中注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法规、劳动安全等的教育,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性劳动相关内容,深刻阐发创新性劳动品格,重视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应用能力培养。推出以体力劳动为主、服务性劳动和创新性劳动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云超市”,供学生自主选择,线上“下单”、线下实践。

  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组织开展“千村调查”项目,在部分定点调查县设立“田间课堂”,以实践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设立“千村调查劳动日”,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作,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与工人一起出力流汗;规范助教助管助研岗位设置,引导学生走进教学科研管理一线与教师一起奋力耕耘;设立“企业开放日”,开展实习实训,引导学生走进企业与企业工人一起进行生产实践,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奋斗精神和职业素养。开设“帮扶类”“社区类”“会议类”“论坛类”“赛事类”五大志愿服务项目,制定劳动教育日历,广泛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拓展劳动教育平台,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依托长三角地区中小微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智慧学习工厂”,开展创业项目路演和创新创业大赛,每学年定期组织“创新创业实训周”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性劳动品质。拓宽“匡时班”组建范围,在学校科技园设立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校友校董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习基地,为学生创业实践和实习实训提供支持,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依托“春晖社”等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为“校友返校日”“校友大讲堂”“校友职业论坛”等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等。分类多层次设计“生涯规划月”“职前研习营”等生涯规划类项目,加强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引导,树立用劳动书写青春的正确就业观。

  奏响“三全育人”强音,打造“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格局。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为依托,整体协同、深度融合打造“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在家庭推出“居家劳动一小时”活动,在学校推出“靓丽寝室”“青春食堂”“留给母校一间整洁如初的寝室”“春季卫生劳动周”等活动。建立劳动素养评价机制,以家庭、学校、社会为评价主体,体力劳动、服务性劳动、创新性劳动为评价内容,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效为评价指标,将过程和结果、定量和定性、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作用。充分利用校报、学校官网、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平台,推出“身边的劳动者”专题宣传等,立体化宣传劳动教育,唱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主旋律和最强音。打造“劳模进校园”“工匠面对面”等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先进典型,切身体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增强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自豪感。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