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印发 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更新时间:2025-11-12 22:36:15发布时间:2021-03-29 11:34:58

  “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说。

  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加强专业指导。

  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什么是劳动教育?今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及《指导纲要》,都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

  劳动教育教什么?根据《指导纲要》,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在生产劳动教育方面,要让学生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在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指导纲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高校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同时,要求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这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解决‘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序安排劳动教育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序安排劳动教育内容要求,注重日常生活劳动习惯的养成,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方面,以使用传统工具、传统工艺的劳动为主,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和智慧。”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说。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中高年级学生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初中阶段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

  在普通高中阶段,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自主选择1—2项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

  “在普通高等学校,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

  劳动素养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劳动素养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要对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高中学校和高等学校要将考核结果作为毕业依据之一,并推动将学段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

  “我们将学生劳动素养监测纳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并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引导、反馈改进等功能。”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强调,学校在规划劳动教育时要坚持以实践锻炼为主,不能只是口头上喊劳动、课堂上讲劳动。

  《指导纲要》要求,要丰富和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整体提高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