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教育心理学》考点复习:知识的学习

更新时间:2025-11-18 20:08:10发布时间:2020-12-09 12:44:56

根据课本复习,为了更好地提高备考效率,扎实学习知识。下面是一点通小编整理的自考《教育心理学》考点复习:知识的学习。

第六章知识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1、知识

1定义:个人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和组织

2类型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反映活动的深度)

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

2、知识学习

类型:

①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②低层学习、高级学习和并列学习;

3、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获取、知识维护和知识提取

4、知识学习的作用:它是增加经验、形成技能和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先决条件

①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②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学生形成各种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

③知识学习是创造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知识获取

1、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如下:

①要获得足够的感性经验;

②所获得的感性经验必须经过思维的充分处理。

它是通过直觉和泛化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2、知识直觉

(1)类型:①对象直觉;②模型直觉;③言语直觉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觉的效果

①对象和模型的灵活选择

②加强文字与图像的协调

③感知规律(强度定律、差异规律、活动规律和组合规律)用来突出直观物体的特性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知识总结:

(1)类型:感性概括与理性概括

(2)如何有效地总结知识

①同时使用正反两个例子

②变体的正确使用

③科学比较

④激发学生自觉总结

第三节知识保存

1、存储系统及其特点

2、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1遗忘过程(Ebbinghaus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现负加速度型。

2遗忘理论——遗忘的原因

①痕迹衰退理论(最古老的亚里士多德,桑代克):它是由记忆痕迹的衰退引起的,衰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的。

②干扰理论(显性):主动抑制和积极抑制是学习和加速之间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③同化理论(Ausubel):其实质是知识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④动机理论(弗洛伊德):遗忘是记忆的消失,而是记忆的抑制(压抑理论)

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维持

①深加工材料

②有效利用记忆

③执行块编码

④适度过度学习

⑤合理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努力背诵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