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大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哪些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形式有网络教育、成考、自考、电大等,一些在职人士选择了电大来提升学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河南电大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哪些。
河南电大专业介绍
| 本科 | |||
| 序号 | 类别 | 专业名称 | 方向 |
| 1 | 开放教育 | 金融学 | |
| 2 | 法学 | ||
| 3 | 社会工作 | ||
| 4 | 学前教育 | (学前教师教育方向) | |
| 5 | 学前教育 | (幼儿园管理方向) | |
| 6 | 小学教育 | ||
| 7 | 汉语言文学 | ||
| 8 | 汉语言文学 | (师范方向) | |
| 9 | 汉语言文学 | (高级文秘方向) | |
| 10 | 英语 | (师资培养方向) | |
| 11 | 广告学 | ||
| 1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1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1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15 | 土木工程 | ||
| 16 | 水利水电工程 | ||
| 17 | 护理学 | ||
| 18 | 工商管理 | ||
| 19 | 市场营销 | ||
| 20 | 会计学 | ||
| 21 | 财务管理 | ||
| 22 | 行政管理 | ||
| 23 | 物流管理 | ||
| 专科 | |||
| 序号 | 类别 | 专业名称 | 方向 |
| 1 | 开放教育 | 园艺技术 | (都市园艺方向) |
| 2 | 建筑工程技术 | ||
| 3 | 建设工程管理 | ||
| 4 | 工程造价 | ||
| 5 | 物业管理 | ||
| 6 |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 ||
| 7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
| 8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
| 9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 10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网络管理方向) | |
| 11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
| 12 | 护理 | ||
| 13 | 金融管理 | ||
| 14 | 会计 | ||
| 15 | 工商企业管理 | ||
| 16 | 工商企业管理 | (特许经营管理方向) | |
| 17 | 市场营销 | (行业营销方向) | |
| 18 | 市场营销 | (营销与策划方向) | |
| 19 | 市场营销 | (市场开发与营销方向) | |
| 20 | 汽车营销与服务 | ||
| 21 | 电子商务 | ||
| 22 | 物流管理 | ||
| 23 | 旅游管理 | ||
| 24 | 酒店管理 | ||
| 25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
| 26 | 学前教育 | ||
| 27 | 小学教育 | ||
| 28 | 法律事务 | ||
| 29 | 社会工作 | ||
| 30 | 行政管理 | ||
| 31 | 老年服务与管理 | ||
| 32 | 汉语言文学 | ||
| 33 | 英语 | (师资培养方向) | |
| 34 | 英语 | (经济贸易方向) | |
| 35 | 英语 | (国际旅游方向) | |
| 36 | 数控技术 | ||
| 37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 38 | 一村一 | 设施农业与装备 | |
| 39 | 园艺技术 | ||
| 40 | 农业经济管理 | ||
| 41 | 园林技术 | ||
| 42 | 畜牧兽医 | ||
| 43 | 食品加工技术 | ||
| 44 | 工商企业管理 | (乡镇企业管理方向) | |
| 45 | 行政管理 | (村镇管理方向) | |
| 46 | 助力计划 | 采矿工程 | |
| 47 | 煤矿安全技术与管理 | ||
河南电大毕业及颁证
实行学分制。学籍自注册入学起八年内有效。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二年制本科(专科起点)、专科专业最短学习年限均为两年半。2018年春季各专业入学的学生,取得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准予毕业,颁发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书。本科(专科起点)学生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开放大学学位。
本、专科毕业证书可在教育部学历证书查询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查询。
河南电大简介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河南电大")是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省属成人本科院校。
河南电大自1979年成立以来,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行业、面向特殊群体的指导思想,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坚持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举、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并重、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历经38年的发展,形成了由省电大、22所市级电大和100多所县级电大组成的覆盖全省的办学系统网络。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74万余人,中专毕业生12万余人,非学历教育培训结业365万余人,为满足各类人员学历和履职能力提升需求、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等作出了较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