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教育部通知要求,暂停恢复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

更新时间:2025-11-12 21:27:40发布时间:2021-04-02 09:12:19

  当前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人员集散量大、流动量大,疫情传播风险较大。日前,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暂停恢复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的通知》,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围绕《通知》要求,有关专家就暂停恢复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背景下,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一系列建议。

  “暂停恢复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科学、合理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教授表示,当前全球感染新冠肺炎总人数已超过百万,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使国内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放松。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措施就是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而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不能戴口罩,又有频繁的身体接触,无法阻挡飞沫传播。大型比赛活动的观众多、密集程度高,高喊加油等行为更增加了飞沫传播的可能性。因此大型体育比赛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很大,这也是目前疫情较严重的国家都暂停了大型赛事的主要原因。

  坚持正常学校体育教学活动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李先雄教授认为,疫情期间广大师生坚持居家锻炼、健康第一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暂停恢复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只是暂停恢复大型的体育单项赛事和综合性运动会等,不代表暂停恢复正常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学校复课后,要继续发挥线上教学优势,“家校社”联动全面开展线下体育教学活动,加强相关病毒防护等健康知识的普及。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制订体能、技能恢复计划,通过精讲多练、科学有效的手段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免疫力,为日后体育测试和赛事储备体能。同时,要通过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运动与健康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效排解学生不良情绪,解决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疫后综合征”。

  创新学校体育赛事举办方式

  刘波建议,先行开展“云上竞赛”。在学生返校前,各学校可先行采取“云上竞赛”的方式开展课外竞赛活动,保证课外竞赛的延续性,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学生返校后,不宜马上开展体育竞赛,一方面学生需要时间恢复体能,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减少聚集可以巩固疫情防控的成果,降低风险。可逐步在体育课上或院系内部组织小范围、无观众的竞赛活动,校级竞赛和校际间竞赛可延期到秋季学期举行。

  天津体育学院副院长刘志云教授建议,灵活调整赛事时间。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根据国内外疫情发展趋势,一定时间内大型学校体育赛事难以恢复,须提前谋划,统筹考虑学生运动员身心状况和竞技状态,灵活调整赛事时间。对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等重要且赛期较长的赛事,可考虑国庆和寒假期间分别举办夏令营分营和总营活动,并与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活动相结合。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樊莲香教授建议,简化赛事活动流程。一旦比赛举行,赛事组织方、承办方、参与方都要在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赛制,维护比赛秩序,确保竞赛公平。为防止任何潜在的交叉传播风险,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一切从简,取消开闭幕式团体操表演,简化仪式,不设现场观众,采取网络直播。同时,因地制宜简化赛制和比赛程序,在不影响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比赛时间和场次,减少辅助裁判、志愿者、工作人员、团部人员数量。学校体育赛事举办应坚持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审慎评估,综合研判,完善有关组织和工作机制,提前谋划相关活动预案。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