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北京中小学大部分年级六月复课

更新时间:2025-11-12 22:56:38发布时间:2021-04-01 11:50:55

    13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明确,从6月6日起,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高校,可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自愿返校。北京市普通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初一、初二年级和小学六年级,于6月1日返校上课。小学四年级、五年级于6月8日返校上课,一至三年级同步做好返校准备,具体返校时间视情况另行通知。6月8日起,具备开园条件的幼儿园可陆续开园,家长根据自愿原则,确定幼儿入园需求。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返校复课工作事关孩子健康成长及疫情防控大局,首都教育系统将更加深入、全面、细致地做好返校复课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也希望师生家长及全社会与教育部门携手努力,共同服务保障学生平安顺利返校、保护师生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原则

    学生将开始大规模返校,如何进行发热的应急处置,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对此,李奕介绍,北京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指导各区和学校落实每日“晨午晚检”“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在校内出现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和腹痛等可疑症状人员,及时采取隔离观察等措施,并按相关规定及应急预案进行安排处置,第一时间和家长联系,就近送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在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时,积极关注并做好春季其他易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北京市各年级学生返校复课后,不仅在体温监测、饮食卫生等方面严格防疫要求和应急处置流程,同时还会同卫健、疾控部门全方位、全时段掌握学生身体状况,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无论学生身体出现何种异常,都按照‘四早’的要求及时处置,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孩子安全健康。”李奕说。

    加强防疫工作关键点管控

    北京各级各类学校陆续返校涉及的学生人数多、规模大,为做好防疫工作、确保安全,北京将重点关注加强防疫工作当中关键点的管控,做好应急处置准备,把风险控制到最低。

    在加强防疫工作当中关键点的管控方面,重点有五个:其一,要严格落实返校条件,清楚掌握每一个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行动轨迹,确保进入校园的师生员工健康。其二,要严格防控举措,对照卫健、疾控部门的相关防控技术方案和指引,从返校以后进出校门、教室、宿舍、食堂、操场以及学生上下学的过程等,全流程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其三,要强化条件物资保障,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和校园清洁消毒。其四,要加强健康教育,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其五,要做好检查评估,北京市教育、卫健、疾控部门制订评估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对返校准备工作开展评估检查,未达标准不得组织学生返校。

    调整身心状态并做好准备

    面临返校复课,该如何做好返校准备?

    仍在外地的师生,要安排好时间,提前回到北京家中做好准备,包括适应天气气候、调整身心状态、做好防疫要求和准备等,以最好的身心状态迎接返校。

    家长则要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要和学校、老师保持沟通与紧密联系,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等工作,如实报告孩子身体状况;准备好适合孩子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液等。家长自身也要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做好防范工作。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要做好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衔接,各科要落实好教学进度,当前的在线学习不要过快过多,要保持合理的节奏和内容,不提高难度,不增加内容。要引导孩子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室内和户外运动要相结合,室内选用适合居家锻炼的一些项目。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