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

更新时间:2025-11-13 01:47:33发布时间:2021-03-31 11:50:48

  近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聚焦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重点,在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型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学院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特色发展为重点,深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开展关键核心软件技术攻关,促进软件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软件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坚持突出特色、坚持统筹规划、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软件人才,推动关键软件技术突破、软件产业生态构建、国民软件素养提升,重点推进以下十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一是强化使命驱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软件自主可控工作的重要性,把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为使命追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二是突出专业特色。围绕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对人才的特色化需求,建设完善针对软件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课程和实践能力教学体系。三是创新培养模式。开发针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课程体系和新形态教学课程资源,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推进专业认证与行业认证的有机衔接。四是注重产业导向。在建设思路上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强化行业企业的参与和管理,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教材编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与实验平台建设,推进公共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高校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无缝对接。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创新高校师资队伍聘用与考核机制,推进导师双向评价和认定工作,打通校企教师队伍互通互聘渠道,支持学校和企业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六是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搭建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建设一批由高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开发的特色课程、特色教材、特色工具,推进多专业学生协同培养。七是严格教学管理。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探索建立学生实习实践成效转化为学分相关机制,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八是促进国际交流。促进软件学院整体与软件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研共享促进双方发展,不断提高软件学院的办学国际化水平。九是推进质量建设。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推进软件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质量预警和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十是加强组织保障。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齐软件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完善软件学院的内部组织体系,加大人员、经费、政策等资源倾斜力度。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相关要求,指导和组织开展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立项建设和评估。具备条件的高校按流程向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申请,同时按规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报备。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按照“集中论证、分类培育”的原则进行培育建设,并根据建设成效进行动态调整。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