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华东理工大学完善“1234”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更新时间:2025-11-13 03:13:24发布时间:2021-03-27 16:47:32

    华东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把“稳就业”作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完善“1234”就业工作机制,建台账、拓资源、聚合力、出实招,用心、用情、用力、用智推进毕业生充分优质就业。

    建好“一本台账”,摸准就业情况。第一时间制定疫情期间稳就业工作方案,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进展、择业意向和面临困难,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工作台账,由学院跟踪推进并定期报告。对湖北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等重点毕业生群体逐个访谈,掌握学生需求,建立求职档案,实行“一生一策一导师”精准帮扶。每日统计新增签约信息,每周进行数据分析,为就业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每两个月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一次大调研,积极回应学生诉求,不断优化就业服务。

    实现“两头对接”,整合就业资源。创建“求职群”、开发“雇主库”、搭建“信息桥”,推动实现岗位需求和毕业生求职意向的精准对接。根据毕业生就业目标创建10余个类别的毕业生“求职群”,每类求职群配备固定的就业指导教师,为毕业生讲形势、改简历、推岗位,及时为毕业生答疑解惑。“雇主库”主动对接用人单位1000余家,新开拓用人单位600余家,发动教师、校友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争取就业岗位。依托校园新媒体矩阵搭建就业服务“信息桥”,学院辅导员、学生党员等结合专业方向收集整理就业信息,根据毕业生求职目标分类筛选,每天分三个时段定点推送岗位需求信息。目前,已组织用人单位“云宣讲”171场,举办综合性、行业性、区域性空中招聘会19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努力实现就业岗位不减量。

    推动“三个下沉”,凝聚就业合力。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三个下沉”,零距离指导毕业生求职择业,助其“规划心中有数,求职脚下有路”。组织就业师资力量下沉到毕业生中,校院联动成立就业工作组,就业中心教师每人对口联系3—4个学院,加入毕业班学生微信群,“一对一”为学生提供指导。组织各行业优秀校友下沉到毕业生中,40余位优秀校友应邀走进“华理职播间”,“屏对屏”现身说法,为毕业生缓解就业焦虑、精准发力支招解难。组织校外单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等下沉到毕业生中,针对毕业生关注的职业选择、求职技巧、笔面备考等热点,开设线上求职训练营2场、专题直播讲座60余场、职业咨询200余次,“点对点”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

    实施“四项计划”,助力就业行动。举办“求职训练营”,开展“疫情下的春招变化和备战攻略”“简历优化与网申指导”“群面实战演练”等培训,全方位提升学生线上求职能力。举办“职业素养提升训练营”,围绕职场礼仪、自信演讲、时间管理等开设专题直播,助力毕业生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举办“新芽计划成长营”,针对重点帮扶群体,通过技能培训、政策宣讲、资源对接、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积极求职。举办“基层公共部门就业训练营”,面向有意愿赴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通过专家解读、名师培训、模拟面试等方式,鼓励支持毕业生赴基层干事创业。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