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生产企业代理出口货物会计处理常用方法?

更新时间:2025-11-13 18:05:06发布时间:2021-03-11 10:35:23

生产企业代理出口货物会计处理常用方法?

一、代付国外费用

对代理出口发生的国外费用(运、保、佣费用),支付时应凭有关单据及银行购汇水单,作如下会计分录:借:代购代销收入-代理出口(销售收入)-商品名称;贷:银行存款;同时结转,

借:代购代销收入-代理出口(销售成本)-商品名称贷:应付帐款-国内委托单位(代付国外费用)

二、代付国内费用

代理出口的国内各项直接费用,应凭有关单据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帐款-国内委托单位(代付国内费用);贷:银行存款

三、代办出口交单

受托方在代理商品装运出口后,在信用证规定日期内,将全套出口单证按合同规定结算方式向银行办理交单手续时,财会部门应凭储运部门通知,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外汇帐款-有证出口-客户(美元,人民币);贷:代购代销收入-代理出口(收入)-商品名称

同时,结转代理出口进价,

借:代购代销收入-代理出口(成本)-商品名称;贷:待运和发出商品-商品名称

四、出口收汇

银行收妥货款扣除银行费用,受托方根据银行结汇水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应付帐款-国内委托单位(银行费用);贷:应收外汇帐款-有证出口-客户(美元,人民币)

应付帐款-国内委托单位(汇兑损益)

五、收到代管商品

财会部门应根据储运或业务部门开具的盖有「代理业务」戳记的入库单,按合同规定出口金额扣除手续费后,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受托代销商品-客户-商品名称;贷:应付帐款-国内委托单位(代理商品货款)

六、代办出口托运

受托方根据代理出口合约及代管商品,代办出口单证并向运输单位办理托运手续时,应根据业务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代理业务」戳记的出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运和发出商品-商品名称;贷:受托代销商品-客户-商品名称

七、结算代理货款

代理出口业务在收妥货物结汇入帐、结算国内外各项费用及应收手续费后,应即按代销合同的规定向委托方结算代理货款,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帐款-国内委托单位

相关内容

出口代理公司账务如何处理?

A作为代理出口企业,应当向出口企业收取代理费作为收入申报营业税。

以1%de 代理费确认代理收入,按照营业税的申报要求进行申报即可。发生代理业务时,A公司按照双方协商的标准收取委托代理方的代理出口收入: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代理服务需要交纳5%的营业税,你按照确认的代理费收入计算提取应缴纳的营业税及相关附加:提取税金时:借:营业税金(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 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等等交纳税款时:借:应交税费-营业税 应交税费- 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等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代理出口分录怎么做?

当然没有增值税进项发票了,你是代理出口,记住,代理。

代理出口是指外贸企业或其他出口企业,受委托单位的委托,代办出口货物销售的一种出口业。出口企业代理其他企业出口后,除另有规定外,须在货物报关之日起60天内凭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代理协议,向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并及时转交给委托出口企业。

如因资料不齐等特殊原因,代理出口企业无法在60天内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代理出口企业应在60天内提出书面合理理由,经层报地市及以上税务机关核准后,可延长30天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主管退税部门审核无误后,通过退税审核系统打印《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同时对数据进行开具确认,对开具好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盖章,退税部门留存一份。外贸企业将《代理出口货物证明》送交委托方用于办理出口退(免)税会计学堂。

明白了吧,你们只是代理,退税的事情由委托企业来办,你们是不退税的。否则就是自营进出口业务。两者在申报,以及退税等环节有着显著区别。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