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高校名单一览表
截至2019年底,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高校名单共计81所,通过认证时间比较早的大学有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说明这些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比较强势的,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有效期开始时间 | 有效期截止时间 | 备注 |
| 1 | 山东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07 年 12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08 年 12 月 | 2020 年 12 月 | |
| 3 | 合肥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0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 | 华中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0 年 1 月 | 2021 年 12 月 | |
| 5 | 西南交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0 年 1 月 | 2021 年 12 月 | |
| 6 | 大连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1 年 1 月 | 2022 年 12 月 | |
| 7 | 天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2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8 | 太原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2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9 | 湖南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2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10 | 燕山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3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11 | 重庆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3 年 1 月 | 2018 年 12 月 | |
| 12 | 西北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3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13 | 太原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4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14 | 长沙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4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15 | 沈阳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5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1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5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17 | 安徽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2018 年 1 月至2018 年 12 月不在有效期内 |
| 18 | 武汉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5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19 | 贵州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5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20 | 江苏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6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21 | 湖北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6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22 | 湘潭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6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2019 年 1 月至2019 年 12 月不在有效期内 |
| 23 | 兰州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6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24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25 | 河北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26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27 | 浙江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28 | 河南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29 | 河南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30 | 湖南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31 | 广西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32 | 四川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33 | 西华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34 | 西安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3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 | |
| 36 | 西安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7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37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38 | 沈阳建筑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39 | 上海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0 | 江苏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1 | 扬州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2 | 南京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3 | 浙江科技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4 | 安徽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5 | 安徽工程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6 | 安徽建筑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7 | 福建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8 | 厦门理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49 | 汕头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 | |
| 50 | 西南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51 | 西安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52 | 陕西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8 年 1 月 | 2023 年 12 月(有条件) | |
| 53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54 | 河北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55 | 沈阳化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56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5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58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59 | 东北林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0 | 同济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1 | 上海海事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2 | 盐城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3 | 淮阴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4 | 厦门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6 | 齐鲁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7 | 南华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8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有条件) | |
| 69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0 | 长春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1 | 长春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2 | 东北石油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3 | 常州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4 | 浙江海洋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5 | 山东科技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6 | 青岛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7 | 河南理工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8 | 广东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79 | 西南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80 | 重庆科技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
| 81 | 成都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 年 1 月 | 2025 年 12 月(有条件) |
1.“专业名称”为专业的当前名称,部分专业在认证有效期内曾用其他名称,详请查询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网站(http://www.ceeaa.org.cn/);
2.部分专业已参加多轮次认证,“有效期开始时间”为首次通过认证的有效期开始时间,“有效期截止时间”为最近一轮通过认证的有效期截止时间;总的有效期起止时间不具比较意义;
3.部分专业的“有效期截止时间”标有“有条件”,如“2025 年 12 月(有条件)”,表示“需要该日期前 3 年(即 2022年底前)根据专业改进情况决定是否延长至 2025 年 12 月”,其他“有条件”的以此类推;
4.部分专业在部分年份不在认证有效期,相关信息在“备注”栏说明。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该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具有机电新产品开发与管理企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及潜能,也具有适应科研、教育、经贸及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继续深造的素质和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内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