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

更新时间:2025-11-14 03:21:02发布时间:2021-03-04 09:14:24

  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由于批发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批量、进货时间和付款条件的不同,同种规格的商品,前后进货的单价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进价直接确定商品销售成本外,一般情况下,出售的商品都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进货单价,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确定库存价值,据以核算商品销售损益,以反映经营成果。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程序,有顺算和倒算两种方法。顺算法先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再据以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倒算法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据以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顺算法的计算公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进货单价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

  倒算法的计算公式:

  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数量×进货单价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结存金额

  按照以上计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点,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购入的商品进价作为出售或发出商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先购入先销售。因此,每次发出的商品都假定是库存最久的存货,期末库存则是最近购入的商品。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先入库必须先发出的商品,如易变质的鲜活商品。

  根据A商品明细账资料,7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计算如下:

  月内销售数量为1 300包,按先进先出法计算为:

  (400×2.00)+(300×2.20)+(200×2.40)+(400×2.60)=2 980(元)

  期末库存商品金额=200×2.80=560(元)

  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可以逐笔结转,不需计算商品单价,但工作量较大,如购进批次多,而单价又各异,则计算工作较为复杂,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简单的企业。

  (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以每种商品库存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加权平均单价,再以平均单价乘以销售数量和期末库存金额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金额+本期购入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购入数量)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库存金额=期末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例] 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加权平均单价=(800+660+480+1040+560)/(400+300+200+400+200) 
        =3540/1500=2.36(元)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1 300×2.36=3 068(元)

  期末库存商品金额=200×2.36=472(元)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计算结果亦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少,前后进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三)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在每次购入商品以后,根据库存数量及总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结存金额+购进金额)/(结存数量+购进数量

  [例] 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

  7月4日进货后平均单价=(800+660)/(400+300)=2.09(元)

  7月7日进货后平均单价=(1460+480)/(700+200)=2.16(元)

  7月19日进货后平均单价=(1184+1040)/(550+400)=2.34(元)

  7月21日进货后平均单价=(2223+560)/(950+200)=2.42(元)

  本月各次销售商品成本按销售时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如下:

  7月13日商品销售成本=350×2.16=756(元)

  7月26日商品销售成本=500×2.42=1 210(元)

  7月30日商品销售成本=450×2.42=1 089(元)

  本月商品销售成本合计1 300(包)    3 055(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比较均衡,但也存在企业经营商品品种多,每月进销业务频繁时计算工作量较大的问题。一般适用于品种简单,前后进货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

  (四)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作为计算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销售数量×该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

  采用个别计价法,会计部门应按进货批次设置商品明细账;业务部门应在发货单上注明进货批次;仓库部门应按进货批次分别堆放商品。

  这种方法便于逐笔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计算比较正确,但工作量较大,适用于直运商品和进货批次少、销售能分清进货批次的商品。

  (五)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是按照每一种库存商品的最后购进的商品进价成本作为计算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时,先按最后一次购进的进货单价计算,最后一次购进的商品销完了以后,再依次向上一次推进计算。

  [例] 仍以资料为例,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金额。

  月内销售数量为1 300包,按后进先出法计算:

  商品销售成本

  =(200×2.80)+(400×2.60)+(200×2.40)+(300×2.20)+(200×2.00) 
  =560+1 040+480+660+400 
  =3 140(元)

  期末库存商品金额:200×2.00=400(元)

  从上例计算结果看,采用后进先出法,在购进单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为最高成本,而期末库存金额却是最低成本,毛利亦为最少。在购进单价连续下降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商品销售成本为最低成本,而期末库存金额却是最高成本,毛利亦为最多。

  (六)毛利率法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