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纳税人终结执行资产损失如何税前扣除

更新时间:2025-11-14 04:09:04发布时间:2021-03-03 16:10:11

  问:我是一家商业银行,我行在1998年向A企业发放贷款20万元,由企业B与当地村委会提供担保,后经历次展期,A企业于2009年因经营不好不能偿还,我行依法将A、B和村委会起诉,法院在判决过程中认为:村委会作为国家机关不能作为担保人,并根据《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要求村委会承担B企业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的责任。后我行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下发了民事裁定书裁定:A、B和村委会暂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终结执行。请问,我行20万元的损失能作为资产损失报税务机关审批吗?应依据什么文件报批呢?

  答:根据《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第三十四条第七款的规定: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债务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债务人和担保人均无资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或终止(中止)执行后,企业仍无法收回的债权。应提交法院强制执行证明和资产清偿证明,其中终止(中止)执行的,还应按市场公允价估算债务人和担保人的资产,如果其价值不足以清偿属于《破产法》规定的优先清偿项目,由企业出具专项说明,可将应收债权全额确定为债权损失;如果清偿《破产法》规定的优先清偿项目后仍有结余但不足以清偿所欠债务的,按所欠债务的比例确定企业应收债权的损失金额。

  你行的上述贷款,如属于文件规定情形,且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可作为资产损失报税务机关审批。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