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上市公司财务十大“困局”

更新时间:2025-07-03 13:24:00发布时间:2021-03-01 17:23:22

  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又称为财务危机,其最为严重的情况就是破产。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中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也不断增多。究其原因,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不景气、市场竞争激烈、会计准则的变更等客观原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业绩,但根本原因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

  1、“穿新鞋,走老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经营理念比较落后,计划经济的思想还根深蒂固。他们并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的“等、靠、要”思想,经营机制没有根本转变,也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仍是老套路,政企不分,权责不清,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最终陷入亏损的万丈深渊。

  2、主业萎缩。企业多元化经营并不是意味着没有中心和主导产品。而T族(ST、PT)公司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主业萎缩成为该类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也没有通过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等手段,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而只是依靠委托理财等非经营性收益度日。一般而言,非经营性收益大多只是企业或者政府的偶然性行为,很难可持续发展。

  3、盲目投资。不少财务困境公司在投资之前,并没有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结果就是项目盲目上马,投资方案实施后,不仅没有给公司创造效益反而带来负面影响。

  4、大量举债,偿债风险过高。研究一下T族公司的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很多PT公司上市之初就已种下了祸根:大量举债投资,投资战线过长。由于投资的企业大多经营不善,使这些企业步入了没钱还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的恶性循环。巨额的债务、很低的经营能力和艰难的融资渠道的共同作用,必然使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越来越恶劣,最终走向破产。

  5、“三费”过高,资金匮乏。很多企业“三费”居高不下,运营成本之高,已经达到了企业无法支撑的地步。这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应酬过多,缺乏资金控制和资金管理意识,放任自流,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6、公司治理结构的严重缺陷。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多缺陷,譬如“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现象。而目前的“监事会”“独立董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是一个“花瓶”,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7、追求高速,急功近利。很多企业都是盲目扩张,实现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急功近利大幅度做广告,结果导致企业在无休止的竞争中迷失方向,最终无奈的走向衰落。

  8、“股东”大抽血。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把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通过大额的债务担保和债务重组等种种手段从上市公司“抽血”。翻开ST、PT公司的年报,上市公司应收大股东的帐款,数额之大,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9、经营杠杆的负效应。我国上市公司中因经营杠杆使用不当而导致财务危机的例子有很多。如众所周知的“标王”秦池的破产就是典型的例子。

  10、财务杠杆的负效应。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企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又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当总资产收益率大于借款利率时,举债能够为企业带来积极效应;相反,当总资产收益率小于借款利率时,举债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甚至是财务危机。我国陷入财务的上市公司中,一部分就是财务杠杆负效应的结果。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