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应收票据

更新时间:2025-11-15 00:32:51发布时间:2021-02-20 10:13:03

  解说:

  ⑴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企业应当设置“应收票据”科目,本科目反映和监督应收票据取得、票款收回等经济业务。

  ⑵企业应当按照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⑶应收票据的主要:

  ①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 应交(销项税额)”等科目。如为带息应收票据,应在期末(一般是月末)时,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借记 “应收票据”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②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为带息应付票据到期收回时,应按收到的本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票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③企业可以将自己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企业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按应计入取得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④ 因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凭证、未付票款通知书或拒绝付款证明等,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⑷企业应当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每一商业汇票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商业汇票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

  ⑸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结存的应收票据金额。

  案例

  [例1]甲公司2007年6月1日向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价款200 000元,增值税34 000元,商品已交付A公司,该商品成本为150 000元。当日收到A公司开出并由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面值234 000元,期限6个月。10月1日,甲公司向B公司采购原材料价款190 000元,增值税32 3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B公司发货时代垫运费1 700元;当日甲公将持有的A公司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B公司,差额部分用银行存款结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应交税费要写明细账户)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销售商品

  借:应收票据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000
   贷:库存商品   150 000

  (2)采购原材料
  借:原材料             191 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2 300
    银行存款             10 000
   贷:应收票据            234 000

  [例2]甲公司2007年3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货款为l 500 000元,尚未收到,已办妥托收手续,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 应收账款l 75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000

  3月l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寄来一张3个月期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1 755 000元,抵付产品货款。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票据l 755 000
   贷:应收账款1 755 000

  6月15日,甲公司上述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票面金额l 755 000元存入银行。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l 755 000
   贷:应收票据 l 755 000

  假定甲公司于4月l5日将上述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A种材料,该材料金额为l 500 000元,适用增值税税率为l7%.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 000
   贷:应收票据             l 755 000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