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税负转嫁因素

更新时间:2025-11-15 04:24:44发布时间:2021-02-07 16:37:21
    制约税收负担能否转嫁、转嫁方向和转嫁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三:

    (1)税种。一般认为,直接课自商品的税,即流转税或间接税,容易转嫁;直接课于企业利润或个人收入的税,即收益税或直接税,不易转嫁。前者因为国家对某种商品征税后,会改变该商品税过际成本,从而引起该商品按较高价格出售,实现税负向前转嫁。特别是转嫁发生在厂商内部,购买者不了解,也不关心价格组成情况,故转嫁起来方便得多,被公认为是最主要的转嫁现象。后者主要因为直接税或收益税属于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的分配范畴,不会影响所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自然不能通过商品的价格变动来转嫁税负。当然,严格地讲,不同税种转嫁的可能性只有难易之分,不存在绝对不能转嫁的问题。实际上,即使直接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实现一部分转嫁。如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在可能降低工资,延长工时,提高劳动强度的条件下,就有转嫁的可能。

    (2)课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弹性。西方财政学家认为,课之于商品的税收一般不会出现完全转嫁或完全不能转嫁的问题,大量发生的是纳税人和其他人各自负担一定的比例。纳税人自己负担部分和转嫁出去部分的比例受制于课税商品的相对弹性。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税收将主要由纳税人承担;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收将主要由其他人负担。

    (3)课税商品生产与销售的竞争程度。一般认为,垄断性商品要比竞争性商品的税负转嫁容易一些,理论上不排除独占性商品的税负有完全转嫁出去的可能性。但在实际上,垄断者税负转嫁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一是不能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实际或潜在的竞争,尤其是可能发生的可替代商品的竞争。如果垄断者把所有纳税款完全加在商品价格上,不仅会招来更多的竞争对手,也会把一部分消费者赶入其他可替代商品的购买者之列。二是垄断经营者以谋取更大利润为定价方针,即使课税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被一厂商完全垄断,提价也会导致需求量减少,影响企业利润。因此,垄断者会在税额和因提价使销量下降、利润减少之间进行比较,如果提价得不偿失,垄断者就宁可自己负担一部分税款。除此之外,纳税企业对某种生产资料在使用上的垄断程度,还决定着税负向后转嫁的可能性和转嫁程度;劳动者是否团结及其供应情况,决定着纳税人利润降低工资转嫁税款的可能性及程度;而课税范围、课税方法、生产周期、成本变动等等,也会影响税负转嫁。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