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2019重庆会计继续教育

更新时间:2025-11-15 04:46:26发布时间:2021-02-07 13:35:13

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市级各单位,中央在单位

根据《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渝财规〔20195的规定现将我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2019年网上继续教育学习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习对象

参加网上继续教育学习的对象重庆市辖区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中具有初级和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或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会计专业技术人员)。

二、报名缴费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自行登录重庆市财政局公众信息网(http://czj.cq.gov.cn/)首页服务事项-会计服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级及以下网上继续教育,或直接访问http://czj.cq.gov.cn/bsfw_268/hjzj/hjryjxjy_31631/在通过财政部门备案入围5网校择网校报名,按每人每年18标准缴费后即可开始在线学习,每一个学习课程学完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学分。

三、学分要求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继续教育必须完成60学分(含其他符合免学政策并已办理登记获得的学分),其中,必学课程学习不低于40学分。

四、学习时间

网上继续教育学习时间为2019610日至1231日,学习报名截止时间为201912290000

(一)课程全部为专业科目,分必学和选学内容,先完成必学课程后再学习选学课程。

(二)按专业技术职称确定学习内容。网校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不同划分学习内容,即按中级、初级、无职称三类选择学习内容。

(三)必学内容。必学课程内容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近两年财政部出台的会计准则、制度。

(四)选学内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必学内容后,根据自已需要从网校提供的其他相关课程中自行选择。

五、学习要求

(一)参加网上继续教育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完成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的,应先按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全市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渝财会〔20198号)要求,登录重庆市财政局公众信息网(http://czj.cq.gov.cn/)首页服务事项-会计服务—会计人员信息管理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入口,或直接访问http://czj.cq.gov.cn/bsfw_268/hjzj/hjryjxjy_31631/,完成会计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后,方能上网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二)会计专业技术人员须及时参加本年度继续教育学习,凡因特殊情况未完成以前年度继续教育学习的,应先按规定完成以前年度继续教育学习后方可报名参加本年度继续教育学习

(三)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网上继续教育遇到的问题,可向所在学习的网校咨询。在完成当年学习后,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兴趣学习网上所列内容的,网校可免费提供学习到90学分。

六、注册登记

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网上继续教育一个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后,系统将自动登记。会计人员可于7个工作日后,登录“重庆市财政局公众信息网(http://czj.cq.gov.cn)首页服务事项-会计服务—会计人员信息管理—会计人员信息查询,查看继续教育完成情况,如有问题可向网校或所属区县会计管理部门询问。

七、其他事项

(一)各区县(自治县)财政局要加强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网上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宣传服务工作,督促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严禁任何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请人代学习、组织代学、降低学习效果等,一经发现,我局将在网上通报批评,不予注册。

(二)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免学政策执行(渝财规〔20195相关规定可通过“重庆市财政局”网站上公布的重庆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网上继续教育问题答疑了解具体办理事宜。请登录重庆市财政局公众信息网(http://czj.cq.gov.cn/)首页服务事项-会计服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政策查看具体内容

 

重庆市财政局

201964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