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备考复习普通专升本,总是记不住知识点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5-11-17 19:52:44发布时间:2020-12-28 10:33:12

有些同学在这种高强度的复习下感觉压力山大,记忆跟不上需求,知识点看过就忘。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做瞬间失忆,这可怎么办呢?

1、提高效率

凡事都是有诀窍的,掌握了关键点也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首先就是要注意集中注意力,做到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

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在高度关注的前提下,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2、温故而知新

从孔子时期就在发挥作用的“温故而知新”就是一条历久弥新的背诵指导信条。短短五个字的作用不仅在于规劝学子多读书,更是透露了一项学习的重要方法——温故。多次阅读和复习自然可以让你对内容更为熟悉深刻,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重复绝对是记忆的基础。

当然,“温故”也要有技巧可言。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之后也要不断进行尝试回忆,记忆有错误及时纠正,遗漏的知识点及时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3、善于运用多种形式

除了传统的读和背,其实能够帮助人们记忆的方式多种多样,善于活学活用,自然就能融会贯通。

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效果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比如边读边记的方法,研究表明,朗读时“发声”这个能动因素和“耳听”这个被动因素同时作用,对大脑的刺激比单纯默读强得多。特别是当头脑不够清醒时,朗读可以使精神集中,让记忆效果更好。

此外,还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写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4、合理安排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和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除了整段的时间,记忆的时间节点也很重要。很多同学每天睁眼后的第一件事和闭眼前的最后一件事大概都是玩手机。但事实上,这种做法等于浪费了记忆黄金时间去做了一件最休闲的事情,每天睡觉的前后以及复习不同的学科转换思维的节点都是记忆的黄金时段。

比如午睡前,大家快速的背诵一道论述题,然后再睡觉,睡醒后火速再翻一遍。再比如,你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躺在床上,在脑子中过一遍今天背过的知识点,第二天早起再过一遍,这样你相当于一天记忆了三次,效果一定会比记忆一次好。

5、系统记忆和分时段记忆

一个冗长的知识点,逐字逐句背诵效果并不会好。如果这个知识点计划用一个小时记住,可以用30%的时间阅读和理解,用30%的时间勾勒框架、结构,背诵核心句,用30%的时间给框架填充血肉,最后用10%的时间系统梳理、完整串联一遍。

6、分散记忆比集中记忆效果好

一个人每天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大脑需要切换和调整。例如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做英语阅读了,但发现单词基础不过关,这个时候想快速提高单词量就是不科学的。我们若计划在三个月时间里同时攻克单词和阅读,如果用一个月时间集中背单词,两个月时间做阅读,这样的方式就不合理。正确的方式可以把背单词这件事分解到三个月里,第一个月每天背多一点,后两个月做阅读的时候,每天依然要坚持背单词。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