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可不可以报考公务员考试?自考对考公务员有用吗?

更新时间:2025-11-18 02:05:28发布时间:2020-12-23 14:47:19

202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马上就要报名了,很多自考生心中都有一个疑惑:自考究竟可不可以报考公务员考试呢?自考对考公务员有帮助吗?

一、自考能不能报考?

小编首先要给各位自考生们吃一颗定心丸:自考能考公务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通知,国发15号,第三十二条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工资待遇:非在职人员录用后,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的,从获得毕业证书之日起,按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获得自考学历根据国家教育部1988年15号文件,享受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相同的法律效力。

二、自考有什么用?

首先让我们看下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1年10月至1999年10月期间出生),2020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6年10月以后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已经非常清楚明白了,国窖公务员招考的最低学历为大专。我们还要清楚:从历年的报考职位而言,绝大多数岗位都是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提升学历刻不容缓!

三、自考哪些专业最适合报考?

1、经济类专业

2020年国考所有3285个职位之中,经济学专业需求职位数达到了954个,招聘人数超过2500人。

可以说,经济学是国考中最热门的专业。像统计局、证监会、税务局、国有资源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对经济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最大,因此想考公务员的同学如果可以的话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优选这一专业。

2、统计学

除了经济学以外,统计学专业是职位需求量第二多的专业,2020年国考职位需求数达到了764个。主要招聘单位包括统计局、银行业监管委员会、保险业监管委员会等,需求人数也将近2000人。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0年国考所有职位中,招聘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职位达到了632个,需求人数超过1800人。

计算机专业目前是相当火热,毕业生的选择有很多。很多应届毕业生到大型企业就能拿到20万以上的年薪,让其它专业的同学羡慕不已。但当前计算机专业每年毕业生也超过10万人,拿高薪的永远是重点大学的部分同学,公务员也就不失成为一个好选择。

4、会计学

2020年会计相关专业的招聘职位有607个,招聘人数高于1500人。

会计学是国内管理类专业的代表,每年的毕业生有将近10万人,属于典型的供过于求的专业。现在这一专业的就业现状就是,重点大学毕业生薪资待遇不错,但工作强度非常大;普通高校毕业生

5、法律类专业

主要包括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等相关专业。历年公务员考试均会招录大量法学类专业人才,负责涉法、法律法规、行政诉讼等相关工作,如劳动监察、医疗监察、劳动仲裁、交通外勤执法等。

就业没问题,但薪资只能维持温饱。而国考中招聘会计学的职位竞争都十分激烈,各位同学报考这一专业需综合考虑。

如果你也想报考公务员但是学历和专业都不够的话,那么可就要快点抓住机会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自考。毕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抓住机会努力拼搏吧。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