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生考研如何成功上岸?一篇文章告诉你

更新时间:2025-11-18 07:35:31发布时间:2020-12-19 11:13:21

学无止境,自考成功毕业后,还有同学会选择考研,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

对于自考生而言,通过考研继续向上提升学历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也有同学会担心自己的第二学历不被认可,考研会遭到歧视。

究竟自考专科生,本科生能不能考研,考研上岸的几率有多大呢?

今天一点通君就来为同学们一一解答疑惑。

1.?自考生能不能考研?

自考生到底能不能考研呢?当然可以,自考毕业生也是有资格参加考研的。

同学们也不需要因为自己是自考生,所以担心在考研时遭受歧视。

考研的难度虽说很大,但每年还是有少数的自考生考研成功,甚至考上著名大学的。

所以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只要选对了学校和专业,坚持努力去备考,还是有机会能够成功上岸的。

2.?自考专科生能考研吗?

自考生考研也分为两种:自考本科生考研和自考专科生考研。

首先来说自考本科生考研: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校、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都可以报名考研。

也就是说自考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参加考研(部分特殊专业例如MBA、MPA、MEM需要自考本科毕业三年后才能报考)。

自考本科无论有没有学位证书都可以进行考研,但具体到招生院校和专业,可能会对考研设置学位证书的门槛。

例如部分专业要求本科双证(毕业证+学位证);还有可能会在复试时添加附加条件等等。

所以自考本科生没有学位证的话,考研需要提前查询报考院校招生简章对相关专业的具体规定再进行报考。

一点通君建议:想要参考考研的自考本科生最好是在毕业时努力拿到学位证书,以免遇到报考时的诸多门槛。

再来说说自考专科生考研:

对于专科毕业生,就需要以同等学力报考,即专科毕业2年以上(特殊专业如MBA、MPA、MEM需专科毕业5年),方可进行报考。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院校都对同等学力考生设置了报考门槛,例如增加了英语四六级成绩要求,论文要求,专业课要求,加试要求等等。

具体附加要求要在报考前先通过报考院校了解清楚。

一点通君建议:自考专科生想要考研还是尽可能先提升到本科学历,报考门槛会低很多。

3.?自考生如何提高上岸成功率?

1)一定要做好考前准备,在报考前先参考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了解清楚报考和考试流程。

2)自考专科最好先提升到本科学历,自考本科毕业生最好毕业领双证。

3)计划好备考时间,基础薄弱的更是要提前开始备考,在备考过程中要做好学习计划。

4)量力选择学校和专业,不要一味盯着热门院校和专业,报考部分冷门的专业可能成功率更高。

5)多和考研的前辈学长学姐打好交道,找研友一起备考,分享信息,学习经验,考研切忌闭门造车,当然也不要过分依赖研友,还是要以自主备考为主。

6)真题永远是最具参考价值的宝典。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公共课真题可以直接网购,专业课真题就需要找考上的学长学姐去要或者购买了。

7)评估好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自学比较困难的话可以考虑报班,但是要明白报班也只是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自主学习。

自考不易,考研更不易。

从我们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踏上了征途。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可能遇到的障碍会不断打击我们前进的自信心,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前行。

考研能不能成功上岸,只有你真的去做了才会知道,趁着自己还年轻,不要给未来的自己留下遗憾!

想要考研却学历不够的同学,也赶紧行动起来吧,早一天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早一天开始备考报考。

学历提升,首选一点通教育,一点通教育是高校控股创办的成人教育品牌,同时也是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授权的成考和自考合作单位,报名一点通教育,权威更值得信赖!

报考高校小自考专业,通过率高,拿证快,是想要轻松拿到高含金量证书同学的不二选择。

现在在一点通教育报名还可以申请办理高校校园卡,享受高校的办学资源。

同时还能通过一点通教育申请全国高校慕课联盟账号,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高校等国内近百所大学的500余门MOOC优质课程免费学。

想要报名一点通教育的学员快来联系我们吧!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