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教育心理学》考点复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更新时间:2025-11-18 19:01:56发布时间:2020-12-10 10:44:03

根据课本复习,为了更好地提高备考效率,扎实学习知识。一点通小编整理了自考《教育心理学》考点复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是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概述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特点:①连续性和阶段性;②方向性和序列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青春期(11,12-14,15,初中)

特点:

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了独立与依赖、意识与幼稚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出现了反思性思维;

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④心理活动的随机性显著增加,能够长时间集中学习,随意调整自己的行为;

⑤具有成人意识和强烈的独立意识;

⑥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层情感迅速发展;

⑦道德行为比较自觉,但自制力不强。

2、青少年(14-15岁)

特点:

①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还是社交上,他们都与成年人关系密切

②随着智力的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思维向理论思维转变,产生了辩证思维;

③社会先进情感深刻发展;

④然而,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之间存在着冲突;

⑤意志坚定和行动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1)研究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在学习新知识时促进或阻碍学生学习的个体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了准备。(动态)

(2)临界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斯

2、定义:它是个体早期生命中相对较短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在这段时间之后,同样的刺激对它几乎没有影响。例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4岁是形状感知的关键时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

3、抓住关键时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第二节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代表:皮亚杰

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伴随着同化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形成了以同一顺序发展的几个时期或阶段;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达。③从婴儿到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知觉运动、预操作、具体操作和正式操作。

1)感觉运动期(0-2岁)

特点:情与行的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2)术前阶段(2-7岁)

特点:各种感性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意象模式,用形象符号代替外在事物;思维受直观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一切事物都是生命;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是相对的、不可逆的。

3)具体操作阶段(7-11岁)

特点:思维是可逆的,可以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还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正式运营阶段(11-15岁)

特点:思维以命题形式存在;能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有补偿性可逆思维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