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教育经济学》重要考点之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5-11-18 18:57:44发布时间:2020-12-09 17:13:24

自学考试的科目很多,考生要有备考复习的计划。例如,自考《教育经济学》重要考点之名词解释应该更多地记忆。因此,考生应该把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记忆上。然而,根据这些要点,审查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1、教育需求:①是指社会和个人有能力支付教育费用的需求;②教育需求的主体分为社会需求和有支付能力的受教育个人的需求;③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是无限的。

2、教育费附加:①扩大地方教育投资来源的主要措施;②教育费附加按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计算征收;③是财政拨款以外的第二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主要用于义务教育。

3、教育成本分担:①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教育费用;②激发多主体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教育投资总额。

4、教育供给: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教育机会;②教育供给也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机会;教育供给的形成是指教育机会的实际构成。

5、助学:助学是指社会各方利用财产帮助学生。它表现为经济上的支持而不是道义上的帮助,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和学生贷款。

6、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

7、教育净收入:①教育投资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之和;②具体计算方法是在一定时期内从教育总收入中减去教育总成本。

8、教育投入: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和单位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及其“货币表现”,在教育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9、劳动力市场分工理论:①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教育理论。②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将得到不同的待遇。③教育具有把工人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10、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①教育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和核心研究课题;②教育领域劳动消费与教育获得的经济效益的定量比较;③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

11、教育经济学:1)它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规律。3)定量统计和计算是其主要方法之一。

12、筛选假说理论:1)西方20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一种教育经济学理论;2)将教育作为一种筛选手段或教育信号,关注雇主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上选择劳动者。

13、社会对教育的需求:1)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教育支付能力的需求;2)一定时期内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相当有限比无限的。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