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育经济学》串讲笔记:教育投资的一般理论问题
自考备考应以重点复习为基础,有重点复习学习效率高,这里为大家提供自考《教育经济学》串讲笔记:教育投资的一般理论问题,可以收集背诵。
1、教育投资、人力投资和智力投资
教育投资是培养后备劳动力和各类专业人才,提高劳动力人力、物力资源的一种货币表现。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投入是人力、物力投入到教育领域而不是其他领域的货币表现;二是教育投资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
按照西方教育经济学家的观点,投资就是资本的购买。因此,所有用于购买资本的支出都可以算作投资。教育也是一种资本购买,即人力资本的购买。因为经过教育,一个人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的提高可以使他获利。这种能使人获利的能力就是资本。能力是受教育后离不开人的,所以称之为人力资本。
2、教育投资的性质与特征
①教育投资的性质
教育投资作为培养和提高人们劳动能力的投资,具有消费和生产的双重属性。
(1)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看,教育不仅是一种有形的消费,而且是一种潜在的生产。
(2)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教育投资是一种必要的消费和“扩大”生产。
(3)从教育利益循环的角度看,教育投资是今天的消费,明天的生产。
(4)从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来看,教育过程是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也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
②教育投资的特点
(1)教育投资的非营利性。
(2)教育投资的连续性。
(3)教育投资的固定性。
(4)加大教育投入。
(3)正确认识教育投资的性质和特点的意义
首先,教育投资是一种具有消费和生产双重性质的投资,需要辩证看待教育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教育消费产生劳动者素质和经济发展动力。
其次,教育投资的非营利性决定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投资。
第三,教育投资的持续性和增长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停止教育投资,而且要保证教育投资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增长。
第四,教育投资的固定性要求有稳定的教育投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