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复习重点:第3章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小编整理了自学《人际关系》的复习重点,希望能帮助大家高效复习!
第三章是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术语解释
1、宗法关系:是在宗法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等级关系,是以家族血统为基础的
2、先决条件:是指能够促进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3、时间关系:指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
4、网络关系: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信息为媒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人机交互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从猿到人的漫长历史变迁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宗法关系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3、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关系。
5、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表现为经济平等、政治平等和生活平等。
6、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包括人的生产、物质的生产和精神的生产。
7、人际关系形成的具体条件,是指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8、和蔼可亲就是喜欢;和蔼可亲就是喜欢对方。
9、人际关系建立的时间条件可分为五个阶段:注意阶段、吸引阶段、适应阶段、整合阶段和依恋阶段。
10、网络关系具有多维性、虚拟性、不确定性和分散性四个特点。
11、依赖的主要特征是:被动性、等待性和依赖性。
三、问答
1、为什么说类人猿社会的某些特征与人际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
(1)亲情与友情
(2)斗争与等级制度
(3)猿类的交流工具
2、人类的起源和人际关系的出现?
人的起源与人际关系的产生是同步的。
在从猿到人的漫长历史变迁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祖传劳动制度有三大变化
(1)生物进化与器官完善
(2)心理学的发展与意识的形成
(3)关系的人性化与人的产生
3、人际关系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血缘关系
(2)奴隶社会的依赖
(3)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
(4)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关系
(5)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关系
4、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及其注意事项?
(1)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指导下,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理论和思想
(2)重视和运用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改善人际关系的结构和状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谐、吸引力和凝聚力
(3)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人
5、人的出生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人口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人口素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人的生产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6、物质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物质生产促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2)物质生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
(3)材料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传播范围的扩大
(4)前一代的物质生产制约着后世的人际关系
7、精神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意识形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知识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心理产品生产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8、形成人际关系的条件是什么?
(1)相互接触(2)相互近似(3)相互补充(4)相互悦纳
9、建立人际关系的时间条件是什么?
(1)注意阶段(2)吸引阶段(3)适应阶段(4)融合阶段(5)依附阶段
10、人际关系恶化的发展阶段?
(1)漠视阶段(2)冷淡阶段(3)疏远阶段(4)分离阶段
11、人际关系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
(1)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2)自主性增强,依赖性减弱(3)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4)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5)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6)复杂性增强,单一性减弱
(7)网络时代产生了新型的网际关系
12、网际关系的特征?
(1)多维性(2)虚拟性(3)不确定性(4)非中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