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中国税制》知识点: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更新时间:2025-11-18 16:37:34发布时间:2020-12-08 14:24:48

《中国税收制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课程,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管理等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我国现行税制。今天一点通小编为大家带来自考《中国税制》知识点: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1、税收要素

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中心环节)、纳税环节、纳税期间、减免税。前三个是基本要素。

(1)征税对象

1定义:指征税的对象,即征税对象。税的名称

2相关概念: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内容。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从价计征)税收的来源。

(2)纳税人

1定义: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责纳税的单位和个人。它的规定解决了谁征税、谁该征税的问题。2相关人员:法人、自然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实际承担税负的人)

(3)税率:

1定义:税额与征收对象数之比。条例解决了征收多少税的问题。它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2公式:税率=税额/征税对象个数

类型:(1)根据性质,名义税率=应纳税额/征税对象个数,实际税率=实际税额/因存在减免税而实际征税对象的数量差异

(2)根据税率的不同形式,P2分为

8)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范围比例税率;②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税率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③固定税率地区差异固定税率;范围固定税率;分级固定税率。

(4)纳税

1定义:是指在流转过程中为征税对象选择应纳税的环节。

2类型:一次征税制(一次性税制):即一次征税只在一个流通环节征收,避免重复征税。双重征税制度:即一税在货物流通中选择两个环节。多重税制:即在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手段重复征税。

(5)定义: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定期限,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2确定纳税期间的含义:

①确定应纳税额的汇算清缴期限

②确定纳税期限3

(1)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征税对象。

(2)根据纳税人缴纳的税额确定。(反比)

(3)根据纳税行为情况,纳税期限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

(4)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防止偷税漏税,应当在税款发生前预缴税款。

(6)减免税

1定义:是税法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减轻或者免除税负的规定。

2减免税的区别、起征点和免税额。

2、我国三种税率的比较

(1)概念比较

1比例税率:是指应税金额与征税对象数量成正比,不随征税对象数量变化的税率。但是,对于同一纳税对象,无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税率,税额随征税对象数量的比例而增加。

2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税率,税额的增长率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率。

3固定税率:又称固定税,是根据单位的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

比例税率可以分为:

(1)单一比例税率

(2)差别比例税率(分为三种:

①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②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③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