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教统考科目大学语文B:古文阅读题和理解辨析题
考生们在复习《大学语文B》统考科目时,在记忆考点的同时也要时常进行模拟题或真题的练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套模拟题中的古文阅读题和理解辨析题,供考生们进行练习。
一、古文阅读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1.天( )
A.天然
B.天意
答案:A
2.落( )
A.笼住
B.落下
答案:A
3.守( )
A.操守
B.持守
答案:B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连海平( )
A.江水和大海连成一片
B.江水连着平静的大海
答案:A
5.滟滟( )
A.浪涛滚滚的样子
B.波光闪动的样子
答案:B
二、理解与辨析
6.简述象征手法。
A.象征是用对抽象事物的描写来表示某一具体事物或思想情感的。象征是一种寓言手法。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要有深层的蕴含,不可以浮浅,但应力避晦涩。
B.象征是用对虚幻事物的描写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情感的。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难免浮浅、晦涩。
C.象征是用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情感的。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要有深层的蕴含,不可过于浮浅;当然,也应力避晦涩。
答案:C
7.简述《五代史伶官传序》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特点。
A.《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主要叙述了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成就帝业,以及称帝后贪图享乐,宠信伶人而导致身死国灭的史实,叙事清晰、简洁。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将叙事和说理紧密结合,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史论文章的特点。
B.《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主要叙述了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成就帝业,以及称帝后荒于国事、宠信后妃而导致身死国灭的史实,叙事清晰、简洁。在叙事中插入大段的议论,将叙事和说理紧密结合,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缜密的逻辑推理,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传记文章的特点。
C.《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主要叙述了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成就帝业,以及称帝后穷兵黩武、称霸四方而导致身死国灭的史实,叙事清晰、简洁,夹叙夹议,将叙事和议论紧密结合,引史评史,就史论事,而又不拘于史实,重在推理,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史论文章的特点。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