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社会自考与自考助学班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25-11-13 23:13:54发布时间:2020-11-26 14:56:52

自学考试的学习形式灵活多变,分为社会自考与自考助学班两种,那这两者有哪些区别呢?

什么是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因此考生可以选择完全自学或者社会助学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什么是社会自考和自考助学班

而完全自学指的就是社会自考,而社会助学便是指自考助学班,所以自学考试的学习形式分成了社会自考和自考助学班这两种形式,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实行全日制教学。

社会自考

社会自考这种学习形式适合自身学习基础扎实,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的考生。需要提醒广大考生的是这种学习形式,从往年的考试结果来看,其考试通过率并不高,因此考生需谨慎选择。

自考助学班

自考助学班这种学习形式适合学习基础较差,自制力较弱的考生,可以有效提高考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制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快的考取高学历。

从往年自考生选择学习形式的情况来看,选择自考助学班要远远多于选择社会自考,而在选择自考助学班的考生中不乏一些学习基础好,且学习时间充足的考生,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得归功于自考助学班的优势。

自考助学班的优势

第一,高通过率。

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数据统计,2014-2020年,选择社会自考的考生,通过率在30%-40%之间,而选择自考助学班的考生,考试通过率则在70%-90%之间。

第二,合理安排课程,为考生制定专属的学习计划。

自考每年有3次考试机会,分别在每年的1、4和10月份。不同的月份,不同的专业,开考的科目都不尽相同。以汉语言文学本科段1月份和4月份为例,重复开考的科目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选读》、《唐宋词研究》三门科目。在没有报自考助学班的情况下,考生极有可能在1月份的时候就报考了重复开考的科目,那么《民间文学概论》这门课程只能在10月份报考或者是明年的1月份再报考。倘若遇上只差《民间文学概论》这一门课程就能申请毕业的话,那么毕业时间就需要延长半年或者是一年的时间。而如果是报班的话,教务老师则会根据省考委公布的开考计划科目和教材版本,提前为学生指定专属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

第三,自考助学班学费便宜。

自考助学班分为自考全日制,自考业余制,自考网络班三种。其中,当属自考全日制班型的学费最贵。可是和普通的统招学费相比,自考助学班的学费还是便宜了不少。以普通本科统招生的学费和自考助学班的三种班型学费相比,自考全日制本科两年的学费都要比一本学校的便宜2000块钱左右,而自考网络班本科的学费则是三本学校五分之一的学费都不到。

类型

学费/年

学制

毕业总费用

一本学校

4000-7000

4年

16000-28000

二本学校

6000-8000

4年

24000-32000

三本学校

10000以上

4年

40000以上

自考全日制本科

7000-14500

2年

14000-29000

自考业余制本科

4600-6500

2年

9200-13000

自考网络班本科

3650

2年

7300

虽然自考助学班的费用比社会自考贵一些,但比起普通高等教育的高收费,报名自考助学班还是比较实惠的,且通常只需两年时间就能顺利提升个人学历了,因此考生尽可放心报名自考助学班。

有关社会自考和自考助学班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如果说非要在这两种学习形式里分出好坏,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处,视考生具体情况而定,但不管怎样,建议考生报名自考助学班为好,如此才能更快的考过全部课程,如愿拿到毕业证书,达到快速提升学历的目的。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