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2020年广东高考改革有什么变化

更新时间:2025-11-13 09:04:29发布时间:2020-11-23 10:26:53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印发了《关于2020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广东省的高考招生政策有一定变化。下面由一点通教育为你介绍广东高考改革的变化。

一、合并本科录取批次。2020年起,将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设置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

二、艺术体育类统考院校(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2020年起,将现各批次艺术(含音乐、美术,下同)、体育类统考专业的投档,从传统梯度志愿投档模式调整为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设置一个院校志愿组,A、B、C、D、E、F 6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三、普通高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2020年起,在“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录取设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两个批次,每个批次设置一个院校志愿组。

四、继续推进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改革。省内各高职院校安排本校不低于上年度总招生计划35%的招生计划,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成绩总分作为录取依据,安排在2020年春季进行,实行统一填报志愿、统一组织录取。

五、深化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招生改革。2020年起,选择10所左右的高职院校,安排部分专业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在中考改革试点市开展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五年一贯制”招生录取改革试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生源地所在市规定的录取分数线,符合招生学校提出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其他录取条件的考生,即可参加录取。

六、规范和完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2020年起,逐步搭建全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统一报名、测试和录取平台。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均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考核方式,并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七、音乐术科统考笔试实行机考及美术术科统考部分科目实行计算机辅助评卷的改革。2020年起,全省音乐术科统考将《乐理》及《视唱练耳》笔试部分改为计算机考试,科目名称为《练耳与乐理》,《视唱练耳》面试部分的考试内容、形式不变。美术术科统考方面,除色彩科目外,素描和速写科目实行计算机辅助评卷,进一步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八、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试点工作。2020年起,安排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分专业进行“中职升本科”的招生改革试点。参加改革试点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部分应用性强、职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如艺术、护理、学前教育、职教师资等),2020年安排本年度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和技能测试等方式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打通职业教育“中职升本科”成才通道,探索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九、规范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管理。2020年起,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除经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对“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国际班”等与国(境)外教育机构开展办学合作活动的项目不再单独编设院校代码进行招生,与本校普通专业按院校代码统一编排招生,招生计划统筹使用。

十、改革高考成绩发布方式。2020年起,高考成绩公布时,高考个人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向各地市招办、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高考政策改革对于许多考生带来了很大影响,高校扩招的潮流已经过去,通过高考上大学的难度将会更大。对于落榜的考生而言,并不是就再也失去提升学历的机会。考生还可以通过成人高考来继续学习,提升学历。成人高考是国民教育系列,颁发的学历文凭是教育部承认的,毕业证书学历效力跟普通专科或者本科文凭一样。

2020年成人高考报名已经开始,想要继续学习,提高学历的考生可以通过一点通教育报考!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