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复习过程中总是不能静下心?不妨尝试心理暗示
对于很多自考考生们来说,自学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静心的问题。考生们总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感到焦躁,面对生活的琐碎和工作的问题,常常让自己很难静下心,实现高效地复习。
那么,考生们应该怎么办呢?不妨试试这几种方法。
01 心理暗示
考生们要增强抗干扰能力,既要靠平时培养意志力,还要掌握一些心理暗示的方法和沟通技巧。比如说,在噪音大干扰多的环境里做作业时,同学们可以反复在心里说:“让他们吵吧,我照样能专心学习……”直到自己坚信不移。
02 制定计划
除了心理暗示,考生们还有学会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即每天要看什么,看多少,接受多少,掌握多少,详细一点,要是达不到就对自己有所惩罚,比如多久不碰电脑、不碰手机之类的。
03 集中注意力
我们感受到干扰对学习产生的危害,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在有干扰的环境下进行集中注意力的锻炼。要高度绷紧神经,努力使思维被书上的知识吸引,一旦你努力思考问题,就会淡化周围干扰你的声音。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极力想听到一个不大的声音,注意力就十分集中,这时即使有人大声叫,你也听不见。可见,注意力集中才最重要。
04 适当宣泄情绪
多看到自己的进步,积极看待失败与挫折,经常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多与父母、同学、好友沟通,通过交流、沟通,将紧张的情绪宣泄出去。一旦有不良情绪一定要注意表达,而不要闷在心里,影响学习。
05 保持生活规律性
注意学习、生活的规律性,生活的规律性有助于稳定情绪。不要因为没有课而赖床浪费时间。应按时早起,吃饭。同时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或者休闲一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06 劳逸结合
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想一口吞掉一个大胖子,这是不现实的,还会让你产生对学习的反感情绪。可以选择看一个小时书,之后休息十分钟,让大脑和眼睛、身体都休息,看看窗外、和朋友聊聊天等等。切记休息时不要玩手机!
怎么样,这些方法你都记住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