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有没有详细的语文复习方法?成考语文不知道怎么复习?

更新时间:2025-11-20 04:14:38发布时间:2020-11-13 13:57:36

语文科目是我们从小学到大的课程,但是很多考生会对语文的复习没有方法,不知道高效的复习方法等于没有复习,今天为大家总结了语文各个题型复习方法技巧,希望对正在复习备考的考生有帮助。

一、选择题

主要以背诵识记为主。选择题主要考核与课文阅读有关的各种文化常识,既包括大纲“复试考试内容”中提示的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也包括与各篇课文(尤其是重点课文)相关的背景、人物、课文体裁、出处、作者情况、学术流派等等。对这些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求全面广博,更要明晰准确,甚至细致入微。这样才能排除选择题型中故意设置的干扰性障碍,找出正确的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主要以理解记忆为主,考生在复习时,首先要注意字、词、句的阅读,要能够理解词义、句意和段意。其次,要注意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掌握各种文体知识。

1.说明文阅读

要复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诠释、定义、举例、比较、比喻 、引用、图表、数字等。还要复习常见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说明文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分—总、总—分、并列式等;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2.记叙文阅读

复习记叙文时,要注意其记叙顺序、记叙线索、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记叙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线索常见的有以人、以事、以物、以景、以情为线索等;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写景和抒情;写人的描写手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写景的描写手法有自然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与写人、写景描写有关的还有细节描写。

3.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要复习三要素中含有的知识点,要能够分辨立论和驳论,辨析文章使用的是什么论据。论据一般分为两大类,即:事实论据(包括列举的具体事实和概括事实,具体数字和作者亲身经历);道理论据(包括引用经典著作和名人名言,科学定理、定律和民间的俗语等)。另外,还要判断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重点复习对比法。

三、古诗文阅读和鉴赏

1.文言文阅读

根据近几年考试题型的变化,复习时应将重点调整到成段阅读上来,在虚词、文言语法上不要花太多的时间。这里所说的“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并不是说不要复习虚词、语法。事实上,如果不复习虚词、语法,而常用虚词、常见句式又不过关的话,就会看不懂文言文。“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是说只要在阅读时加以注意就够了。阅读文言文时需注意几点:首先,要能够读懂段落的意思,能够概括事情的梗概、因果,能够分析人物性格;其次,能够把握作者的态度,分析作者的观点;再次,能够结合生活实际鉴赏其社会意义。对于成人来说,文言文阅读是个难点,考生应多投入一些精力。

2.古诗词鉴赏

在复习时,考生可以将重点主要放在唐诗、宋词上。阅读古代诗词的第一步是读懂。写景的,要能够看出它写出了哪些景物;咏事的,要明白它咏的是什么事;抒情的,要体会出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感情。第二步是要鉴赏出诗歌蕴含的深刻意思。比如写景的,作者在平常的“云”、“雾”、“风”、“雨”中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像“总使浮云能蔽日”中的“云”和 “日”含有什么意思。在整首诗中,特别要注意诗人使用的间接抒情手法,要能够在景、物、事、理中分析出作者寓的是何种情怀。

四、写作

审题,要明确题目中心含义,作文立意要充满正能量。

考生要注重积累材料,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时局,关注人生,用心体味生活。考生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发现亮点,积累素材;要善于观察生活,处处做有心人。作文无论是对考生还是对阅卷教师来说,都是一道主观性极强的试题,它不像其他试题有一个明确的阅卷评分标准。

考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资料和素材,也可以从传媒材料中获取信息。看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甚至一些谈话类栏目都会使人增长知识。这些知识对考试、对个人发展和成长都会有启迪,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积累素材,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