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正在备战2020年自考?有些经验之谈想要告诉你

更新时间:2025-11-20 05:57:06发布时间:2020-11-12 17:13:23

一转眼,2020年10月的自学考试已经尘埃落定,今年的成人高考也在上周末正式开始了。要知道,这两场考试之后,有的考生将面临毕业,有的考生将迎接入学,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走在了拿毕业证和准备拿毕业证的路上,专升本梦想也离他们更近了一步。

那么你呢?正在准备2020年自考的你又准备的怎么样了?在你们进入今天的紧张备考前,小编有些经验之谈想要跟各位考生们分享。

从本次的10月份的自学考试来说,小编想要谈谈考生们弃考和考场要求遵守的问题,以及如何高效备考的方法,以此给考生们一些警醒与提示。

一、关于弃考

小编相信,很多自考考生都很关注自考政策的动向。其中,2020年的自考新政中提到:从2020年起,部分地区自考缺考将会被记入考生的诚信档案,影响下一次的报考。这一点就应该让很多考生重视起来。

虽然到目前为止,除了广东省之外,其他省份的自考考生如果出现了弃考的情况,暂时不会影响后续考试的报考,也不会有严厉的惩罚。但是,考生们一定要明白,广东省的限制考试次数的政策,很可能就是未来自考政策改革的方向之一,所以,考生们务必要认真对待每一场考试,没有特殊原因,尽量不要选择弃考。

二、关于考场纪律

自考结束之后,很多参与了10月自考的考生都在焦急地等待自己的考试成绩,但是,也有考生在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会不会因为某些考试行为而作废。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考生们还是要明确考场纪律,不要出现可能取消考试成绩的行为。

那么,哪些行为可能导致考试成绩作废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下。

可能导致所答题目不得分的考试行为

1、未在规定考试时间作答:在开考信号发出前抢答,或结束信号发出后未停笔;

2、未使用规定的2B铅笔或者黑色签字笔作答,导致扫描出现问题,影响得分;

3、填涂位置错误,导致所答内容与所涂题号对不上,导致失分;

4、未在规定区域内答题,答案超出了答题范围,超出部分不得分;

5、未按作图要求作答,或作图不规范,字迹过浅,导致失分;

6、答卷上的字迹比较潦草,影响阅卷,导致失分。

取消单科考试成绩的考试行为

1、考试迟到,或未按时到达考场。

2、忘记携带准考生身份证等,不准进入考场,该科考试不计分。

3、将考试规定外的文具或工具书等带入考场,并未按要求统一放置。

4、不按考务细则规定填写姓名、考号和座位号或书写太乱无法辨认。

5、未在试卷规定的位置填写姓名、考号,或在试卷上作其它不是答案的任何标记。

6、未使用考试规定的蓝、黑两色钢笔和圆珠笔以外的笔(墨)书写答案。

7、在考试时与他人交头接耳,或大声喧哗,且不听监考人员的劝告。

8、未填写试卷承诺书,该科考试成绩零分。

9、考试作弊,导致成绩取消,严重的,可能面临禁考。

三、关于高效备考

想要高效地备考,自考考生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尽量在安静且学习氛围好的环境中备考

考生们在平时复习时,可以选择家中比较安静的房间,关上门认真备考;或者在周末时,到附近的图书馆或其他安静的场所专心备考。

2、努力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干净

营造整洁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人静下心学习,不至于被凌乱的环境影响心情或分神。

3、备考开始前,努力镇定心绪,进入学习状态

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很重要,在学习开始之前,要先让自己集中专注力,平静心绪,进入学习状态之后再开始备考,效果会更好。

4、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做任何事之前,有一定的目标和计划,会利于考生们更有效地进行备考,不打乱仗。

5、注重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也十分重要,不要一味地苦读,适当休息,放松身心,是很有必要的。

看了这么多,考生们是否对自己的备考更加有方向了呢?加油吧,考生们,努力备考,相信自己距离拿毕业证更了进一步!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