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临近考试就静不下来?这些“心理饱和”现象你也有吗?
总有些考生在自考临近的时候,会出现“心理饱和”现象,什么是“心理饱和”呢?一些考生复习效率开始下降,什么也装不进去,复习什么要点都记不住,做了题后回想做了什么也是模糊不清,心理很是着急,这就是“心理饱和”的典型特征。
“心理饱和”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一般产生在临考之前,运动员的训练、特别是大赛前的训练也经常出现“心理饱和”现象,如果这个时候再去研究细节动作,再去矫正一些技巧偏差,运动员也会产生“心理饱和”现象。
“心理饱和”不是说考试复习已经尽善尽美了,尽如人意了,考试复习再给几周的时间也会有内容安排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呢?
1.复习形式要有变化。许多考生的复习就是做题,越做“心理饱和”现象就越严重,其实考试复习越是临近考试就越要回归课本,因此不妨少做一点题,多看看《考试说明》,多看看课本,改变一下复习方式。用思维导图把知识点进行整理。
2.适当减少复习时间,增加娱乐、锻炼、散步时间。复习效率、复习质量与复习时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是疲劳战术的效率肯定是低的。临近考试,状态是第一重要的,适当的休整非但不会影响复习效率,反而会提高效率和效益。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克服心理饱和的最有效方法。
3.改变学习环境。大脑喜欢空气清新,卫生整洁的环境,考前的复习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内,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就到户外环境好的校园、公园,开阔的地方进行回想整理型的复习。
4.抓住中低档试题。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提高复习信心,效率和效益也会双丰收。少做、不做难题,努力避免“心理饱和”现象的加剧。
总之,考生的最后复习要具有灵活性、机动性,不要和自己较劲,要豁达、从容,复习什么都会有收获。本着快快乐乐生活,平平凡凡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原则,卸去满身的疲惫,让花来衫里,让雨润心田,相信,眸里芬芳,蝴蝶自来;心之若素,香自满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