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复习要注意什么?这几个行为一定不能有
自考的考试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大家只要认真复习,一般通过考试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小编要提醒大家,复习的过程中这几个行为一定不能有。
1 原谅自己,不求作为
对自己不够狠是考生最大的弊病,老是拿平时工作太累,书就随便看看当做借口,心情好的时候就翻翻,不好的时候就丢到一边,不愿意花心思研读,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不愿意下笔,真到考试时面对试卷,这也没把握,那也拿不准,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2 拿证心切,不求甚解
自考的平均通过率在10%-30%这一区间内,我们来算一下,正常情况下按一个考期能报考两科算,那么一年就只能考8科,自考专业一般13-15门课程,往理想的状态想,一年大概能通过6科左右,所以这么算下来考完需要两年多一点,再加上申请毕业的时间,完成这一流程大概需要两年半到三年左右,而且,你必须每一门全部都通过才能办理毕业,考完就可以拿毕业证,一直考不完就一直拿不到毕业证……
但是很多同学太慌了,不分难易程度,每次都报满四科,平时学习也不踏实,遇到不会做的题就直接跳过,不求甚解,总是以侥幸的心理参加考试,说实话,学习这种事情,弄不得半点虚假,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考试,考试就会以什么样的分数对待你。
自考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我们 很难克服自身的惰性,自考三分之一的人都挂在去考场的路上,能够坚持下去,你就已经成功大半了。
3 目标模糊,日渐颓疲
目前很多同学都是一边上班一边工作,无法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长,一些碎片化的时间也都用在玩手机上,加上自考考线很长,长到容易让人忘记当初报考的初衷,如果没有细分到每一天每一个月的目标,那种对学习的热情会逐渐消失殆尽,走出考场时,细数之下会发现,虽然自己为自考准备了的两年半,但是实际上花费的时间还不到十分之一。
像王健林那样,先建立“挣一个亿”的小目标,然后将目标的图片划分到每一个月、一周、一天去实行,最好能加上及时反馈的机制,如果达成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定的奖励。
4 粗心大意,蒙混过关
明明自己报的是理科,应当听《大学语文》4学分的课,结果糊里糊涂上了《大学语文》6学分的课,到考时才发现听错了课;还有的课程没有听错,但办理考试手续时,粗心填错了科目代号,本来应考4学分,结果考了6学分,一笔之差,误了半年。
很多人精力充足,却无法把劲往正确的方向上使,往往输在对细节的把握上,即便是细节,也一定要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