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应对10月自考的妙招,这样做通过率100%!
2020年下半年自考10月20日-10月21日马上就要到了,留给我们的备考时间仅剩21天啦。各位参加考试的新生老生赶快抓紧时间复习冲刺,一次稳过!
在行为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21天效应”: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在这关键的21天里,考生要如何抓紧这最后的时间决胜呢?
一、试卷构成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考试内容都比较基础,而且很容易得分,一般题目仅提供4个选项,选出正确的一项即可。
2.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一个题目有多个正确答案,相比于单项选择,难度大大增加。一般分值在20分左右,有时候只有10分。
3.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每题3-5分。要求考生对所考科目的一些名词作出解释,这些名词一般是基本概念或术语,作答的时候尽量按照书中的原话写。
4.简答题
简答题每题5分。一般的简答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分点作答,层次分明,架构明朗。每一点答案的语句顺序最好都用同一种,不用叙述太多。
5.论述题(分析题)
论述题的分值非常高,一般一道题在7-15分左右。和简答题不同的是,论述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适当延伸,考生在作答的时候不妨尽量多写一点内容。
6、计算题
计算题视科目不同分值不同,有的一题5分,如《货币银行学》;有的一题12分,如《高级财务会计》,分值波动较大,自考生应该根据自己选报专业结合往年真题,正确梳理复习重点。
注意:以上考试题型为自考考试常见题型总结,并不是必考题型。根据考试科目的不同,题型、题量和分值都有所变化,考生要及时随机应变。
二、阅卷四大“潜规则”
1、自考“印象分”很重要
自考阅卷中,一份卷子的阅卷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分半钟。每份卷子大概是2-3人阅卷,1人复查,再由自考办进行抽查,整体阅卷流程是很严谨的。
因为阅卷时间短,一些问答题根本不会细看。所以大家答题的时候,字一定要写清楚,尽量写的有条理,千万不要写成一堆,让老师自行找答案。
2、自考不存在压分数
在实际阅卷中,阅卷老师一般都会尽量给你加分,让你可以60分及格。比如客观题答得不好的,主观题给的就比较松,雷同卷除外。
3、不要缺考,坚持最重要
每年自考,一个考点大约有10%-20%缺考,甚至一个考场会有10人缺考;雷同卷出现的比率不算很高,大概4、5个考场会有那么几个;被监考人员记为作弊的人,大概一两个考场有那么一个吧。
换一句话说,只要你能坚持下来,把自己会的都答上去,让老师看到你“满满”的诚意,老师也不会很为难你。
4、老师也“送分”
刚开始阅卷的时候,阅卷老师基本还是按着标准答案来的,但是通过率太低了,慢慢的就会改变阅卷风格。
只要客观题分数高,基本上主观题都是高分;如果客观题分数低,主观题但凡能送的分,我们都会送,如果还是过不了,我们也无能为力了,总之老师是很希望大家能通过的。
三、复习技巧
1、教材目录别忽视
学习教材之前,可以先阅读教材目录,了解课程框架,之后将每一章的重点内容都记在目录里,形成自己的重点大纲。
2、历年真题多琢磨
做真题试卷的时候,一个科目的试卷拿3套,将考点标注在教材目录里,就知道哪一章重点考。
做真题试卷可以分题型,集中训练,错题记录下来,重点背记,多做几遍。
4、详略得当最关键
自考那么多知识点,不是所有重点都需要死记硬背,考生复习时一定要学会抓重点,学会这一个重点会以什么形式出卷。
举例:
单选一般是几个简短的词组组成的重点。
多选一般是几个短句组成的重点。
名词解释一般是生僻的学术词语组成的重点。
简答一般是几个长句组成的重点。
论述一般是几个段落组成的重点。
名词解释、单选、多选,需要死记硬背;简答只用记句子中的关键词在答题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把关键词串在一起;论述理解即可,在答题的时候思路清晰言之有理就能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