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心里素质不好,考试容易紧张、焦虑?快来练习这些方法!

更新时间:2025-11-21 01:08:06发布时间:2020-10-30 16:22:30

在考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会受到诸如考题的难易、暂时性遗忘、疲劳等偶发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干扰因素的克服可以采用以下心理调节办法。

1.遇到难题时的心理调节

考试遇到难题时大多数同学会出现心理慌张,立即滋生出“天那,这么难,完了”、“这题目是不是有问题”等念头。此时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调整好心态,做完自己会做的题目后,再来仔细思考难题,检查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看能否从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心态放松,积极思考,也许你会豁然开朗。即使真的无法解决这道难题,但是有此心态,它至少不会影响其他问题的解答,你仍然是考场中的胜利者。

2.舌尖现象的心理调节

舌尖现象是指话到嘴边似乎脱口而出,但就是回忆不起来的现象。考试中经常会遇到“明明复习时看过,记得也还比较牢固,但一时就是想不起来,越急越想不起来”的情况,有时出了考场就想起来了,懊悔不迭。这往往是由于考试时情绪过于紧张所造成的暂时性的记忆提取障碍。如遇这种情况,首先要镇定下来,调整呼吸,暗示自己放松,然后再来回忆相关的内容。如果还是想不出来,就先放开这道题,以后再回头作答。在回忆时尽量利用情境关联帮助回忆,回想有关的内容在笔记本或课本中的位置,想想当时老师讲这些内容时的情境和复习相关知识时的情况,把记起来的概念写下来,看看能否从中得到启发;还可以利用试卷上的其他试题内容作为线索帮助提取。

3.定势的心理调节

考试中定势往往使人习惯于按照已经形成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越是解不出来越是一根筋犟到底,走不出这种思维定势的怪圈,看不到其他方法。这样既浪费了考试时间,又会阻碍此问题的有效解决。遇到这种情况时要仔细分析题目。如果开始用正向思维行不通,就改用逆向思维去分析,防止出现思维障碍;或者用言语暗示或引导。如果这些办法都不能消除定势消极作用时,就暂时停止解此题,等其他题做完后再来分析这道题,也许让我们头痛的题就会迎刃而解。

4.考试过程中疲劳的调节

在答卷过程中如果感到疲劳难以答题时,就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否则容易出错。遇到疲倦时可以做点短暂的休息活动,如揉搓脸部、捏捏耳垂、活动手腕、转动头颈等;也可以做做深呼吸,闭目养神几分钟。

总之,在考试中,考生要掌握考试技巧,排除杂念,对周围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调控好情绪,增强自信心,从容去面对,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甚至超水平地发挥。另外,在考试临近时,考生要放松自己,在考前的1-3天内不要进行大量的复习或练习,而应该适度地进行一些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做少量的简单习题,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