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生注意!考试中这些行为会让你成绩无效!

更新时间:2025-11-21 01:10:55发布时间:2020-10-30 14:24:33

马上就要迎来10月自考了,在此小编要提醒大家在考场上你无意的一些行为可能属于违规,甚至会导致当科成绩无效!所以考场纪律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

一、自考考场纪律要求

1考生入场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规定地点参加考试,迟到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场参加当科目考试。

凭准考证和第二代身份证进入考场,通讯工具(手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以及电子储存放录设备等不得带入考场。

2试卷和答题卡

考生领到答题卡和试题卷后,应在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及考场号、座位号,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考生答题“注意事项”,待监考员在答题卡上粘贴完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凡漏填、错填或字迹不清的答题卡无效。

遇试题卷和答题卡分发错误及字迹不清等问题,可举手询问;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3答题和交卷

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

考生需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准将答题卡折叠、弄破、弄皱;不准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和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做任何涂写;不准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不准在考场逗留。

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应在指定的区域内等候;未接考点通知不得离开考点。

4其他注意事项

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题卷、答题卡,不准将试题卷、答题卡或草稿纸带出考场。

二、自考常见违规行为

1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

每次考试都有考生担心题目做不完,在考场发出开考信号前,看到会做的题便直接将答案写在试卷上,造成违纪。按规定,违纪当科的考试成绩无效。

自考试卷的前半部分一般是选择题、简单题等比较容易的题型,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后半部分是综合应用、论述分析等比较复杂的题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大家把时间安排好,做完是不成问题的。

2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

个别考生在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仍继续答题,这种情况按规定属于违纪,取消当科考试成绩。

建议大家提前准备好手表,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要过多的纠结,浪费时间。

3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未放在指定位置

自考应试守则明确规定,手机是不能带进考场的,有考生知道进考场不能带手机,于是将手机关机后仍放在身上,认为不会被发现,没想到闹钟在考试中响起,造成考试违纪。

还有考生为了多看两眼带的教材或其他复习资料,开考前就直接把书放在了桌子里,虽然没想在考试中偷看,但按考场考务规定,这一行为也属于违纪。

建议大家考试时最好不要带手机,实在有事离不开的,可将手机放在包里,存到指定位置;带了教材或资料的考生则要提前放在存包处,因为考前的几分钟记不了多少内容,对考试成绩也不会有多大改变。

4在考试过程中交头接耳、互打暗号

这在考试中是可以避免的,考生如果专心答题,就不可能存在上述现象。旁窥、互打暗号或手势逃不过老师的眼睛。考场监考员分布在不同位置,对考生的小动作,老师会看得一清二楚。

三、自考违规后果

近几年,对自考的管控是越来越严格。自考替考、代考将直接禁考三年;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将违规事实记入考生诚信考试电子档案。

大家也别慌,相信大家只要认真复习,按照规定答题,最终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胜利!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