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虚词“之”在大学语文中作连词(结构助词)的用法

更新时间:2025-11-21 02:41:17发布时间:2020-10-30 12:30:22

虚词虽然没有具体且完整的意义,但是是能否正确的理解一篇文章的重因素,尤其是对于古文来说,理解错了其中的虚词,那么很有可能对文章的理解就歪了,或者是出现前后不通顺、无法读懂的情况。“之”是大学语文中很常见的一个虚词,它的用法主要有三类:代词,连词、动词。代词和动词都比较好理解,我们今天重点讲一下“之”在文章中作为连词的用法,主要是以下3种用法。

1、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多种修饰关系,通常可译为“的”。

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

翻译:它处在鲁国的境内,是鲁国的臣属国家,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

翻译:鸡猪狗之类的家畜,喂养它们不要错过时令,这样到了70就有肉可以吃了。

2、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下文,通常可译作“的”、“……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

例如: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解析: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充当全句的主语。

(2)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解析:你以往因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充当“似”的宾语。

(3)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解析:李广带兵的时候。充当状语。

(4)此吾之所为师也。

解析:我师从的,充当“师”的定语。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