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阅卷老师按照什么标准在评分?什么样的答案受欢迎?

更新时间:2025-11-21 04:11:25发布时间:2020-10-29 10:50:29

自考想要考过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人和除了自己努力外还要有阅卷老师的欣赏。只要掌握好阅卷老师的标准加上平时的努力学习,想要考个及格线应该不是问题!

阅卷老师说:

我参加过不少次的阅卷工作,有一些体会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首先,一份卷子的阅卷时间不会超过1分半。

因为阅卷时间短,一些问答题根本不会细看。所以大家答题时的字一定要写清楚,尽量写的有条例,千万不要写成一团。还有答题时千万不要别出心裁,写一些无聊的话,如“阅卷老师辛苦了”,如果阅卷的人对你的印象不好,那是肯定过不了的。

自考的通过率很低,一个考场25人,真正能过得也就7、8个,所以阅卷的人一般都会加分的,我们那里规定,56分以上都提到60分。只要是有可能过60分的,都有希望,主观题给分也会比较松,当然,雷同卷除外。

自考中的作弊现象很多,我就见了许多雷同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自考办基本上是不管的,我们只有在阅卷时下手狠点。所以作弊的同学请你们注意,就算你没有被逮住,别忘了还有阅卷人这一关,我们可是六亲不认的,一旦在阅卷时被发现作弊,那你还是赶紧复习,准备第二次的考试吧。

我一共阅卷阅了4天,好几千份卷子,又累又热的,大家到最后都疲惫不堪了,但是请大家相信,我们还是负责的,整个阅卷的流程还是对阅卷质量是有保证的。

我这次阅卷对自考生有了大概的印象,感觉大部分自考生是在混日子,别的方面不知道,但是就学术素养来说实在是太差了,大多数人连一些基本的知识都不知道。但是同时有那么极少数人,确实不错,在专业知识方面连我们这些大四的学生都自愧不如,可敬可敬。但是大多数人的素质过低,导致自考含金量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希望大家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不是考过了就万事ok了,毕竟能力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再说一下阅卷的具体情况,首先阅卷的基本上都是大四的学生或者研究生,老师最后检查,自考办终查,卷子全是封闭的,绝对看不到你的名字,考号。每份卷子大概是2-3人阅卷,一人复查,老师复查,自考办终查,还是比较严谨的。我阅卷四天,共2000份卷子,我们两人阅卷,每人复查一半,80分以上的2个,70分以上的不超过80个,及格的300多吧,其他大部分都在45分以下了,主要是客观题答的不好,主观题通常酌情给分,雷同卷除外。大约有10%-20%缺考,最多的一个考场有10人缺考,雷同卷出现的比率不算很高,大概4、5个考场就有那么几个,被监考人员记为作弊的人,大概一两个考场有那么一个吧。

阅卷的时候还是基本上按着标准答案来的,只要客观题答的好,基本上主观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客观题不好的话,卷面成绩一般是过不了的,主观题再酌情也没有用的,所以尺度不一样,可能有的考生主观题答案一样,但是分数却相差很大,这是很正常的。通过考试的人可能真实水平不一定能过,但是没过的人绝对是水平不够,我这里说的只是考试的水平。有的人得了56,57,觉得很可惜,实际成绩可能只有50分左右,就不要再抱怨了。

阅卷的时候,别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大家都有一份责任感,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出错。阅主观题的时候,我们会抓紧看关键字,有了就给分,当然阅卷多了,答案早记下了,一般不会出错的。

撇开答案不说,答卷和阅卷都是一种艺术,里面有许多的技巧,比如说,书法不用很好,但是答题的时候最好不要有墨迹,最好用分段法答题,如1……2…… 3……总之……,这样分不会低的。

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有时候一个错别字就让人感到你太粗心大意,印象分就不好了,损失就大了。每道题不要答的太多,会让阅卷的人感到厌倦的,也说明你没有掌握重点。千万千万不要空题,尤其是第一题,一道题一个字不写不仅会损失一道题的分,其他的题也不会得高分的,阅卷人会觉得你过不了,阅卷时手就紧了。不要写一些无聊,或者和答卷无关的话。

大家都说自考通过率低,总是抱怨出题太难啊,责备监考太严,吐槽给分太紧,却没有想想是不是自己的不作为导致了这样的错觉?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