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五星酒店吃生蚝内现红色活虫

更新时间:2025-11-22 11:13:55发布时间:2020-10-27 16:56:05

  8月18日晚上,市民陆先生和朋友共5人前往天河区某五星级酒店自助餐厅进餐时,发现冰鲜生蚝中有一条约1.5厘米的红色线状虫子正在蠕动。“太倒胃口了”,陆先生和朋友除了质疑食品质量,也不满意餐厅不肯当即退款,“协调一个晚上,直到凌晨才同意”。餐厅方对此回应,涉事批次的生蚝已下架,并联系供应商核查此事,初步判定此红虫是对人体无害的海蚯蚓,撬生蚝时从外壳跌入肉中,已同意顾客退款要求,当晚未第一时间退款因要走内部流程。

  

 

  顾客:生蚝内发现红虫蠕动

  据陆先生介绍,一美食公众号此前推荐某五星级酒店自助餐厅,有新开张买十送三优惠,算下来团购价约306元/位,“有很多海鲜吃,挺抵的!”陆先生的朋友何小姐团购数十张券,大部分券送给客户,自己留下少量券。8月18日晚上,何小姐持团购券邀请包括陆先生在内的4位朋友前往该餐厅品尝自助餐。

  “我拿来一碟生蚝,发现有问题”,陆先生称,他见到其中一个生蚝肉中有一条约1.5厘米的红色线状虫子正在蠕动,“还是活的虫子,看着好恶心”,众人顿时没了食欲,并告知餐厅负责人。陆先生称,该负责人给出解释是,“生蚝是冰鲜的,有虫是不可控因素”,陆先生和朋友要求当晚消费的5张团购券立即退款处理,餐厅方开始态度强硬,不肯退款,只同意当晚消费的5张券,下次可再继续使用,“我们协商很久,他说不确定餐厅能否退款,让我们按正常渠道投诉”。中途陆先生报了警,后来餐厅负责人提出可私人先垫付退款,“我们不想私了,就拒绝了”。

  过程:协商至凌晨餐厅才同意退款

  陆先生向南都记者出示现场所拍视频,南都记者见到一碟冰鲜生蚝中,其中一个生蚝肉里有一条细长的红色虫子在爬。陆先生称,因为此次自助餐体验感不好,他和朋友不愿再来餐厅消费,所以希望把这些团购券退款,然而餐厅却不愿爽快地退款,他对餐厅提供的生蚝质量和服务态度表达强烈不满,“五星级餐厅这样的服务,我们感到很失望”。

  何小姐补充称,当晚和餐厅方协调此事花数个小时,直到凌晨她准备离开的时候,餐厅一位负责餐厅卫生的经理出面告知她餐厅同意退款,“已经弄得很晚,我们有了情绪,所以当时拒绝退款”。何小姐目前提出几点诉求,除了当晚她和朋友消费的5张团购券,自己手上还剩4张团购券,要求餐厅一并退款处理并赔偿;餐厅方需向他们就此事道歉并向公众发表声明解释。

  

 

  餐厅:与顾客沟通有误会

  “不是不能退款,只是不能当即退”,餐厅相关负责人回应,和顾客在沟通方面存在误会,事发当晚,餐厅副总监得知此事后,先安排陆先生一行去另外餐厅用餐,因团购券退款需要走内部流程并请示领导,副总监无法在权限范围内给予当即退款处理。在顾客准备离开餐厅时,餐厅已经完成流程并同意退款,这时遭到顾客拒绝。餐厅愿意积极与顾客协调沟通,并对其退款要求给予配合。

  该负责人表示,涉事批次生蚝来自纳米比亚,事发后已下架。进口生蚝通常储存在餐厅冰箱,食用前一个小时才被撬开供顾客直接食用。餐厅供应的进口食品均证照齐全,并出具8月6日该批次生蚝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事发后餐厅联系境外供应方进行沟通,初步判定生蚝内的红虫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海蚯蚓,怀疑师傅撬生蚝时从生蚝外壳跌入肉中。

  专家:深海的生蚝自身很少长虫

  对生蚝有研究的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喻子牛教授表示,他未见实物无法准确判断附着在生蚝内的是何种虫,是否对人体有危害。目前国际上主流吃生蚝都采用生鲜吃法,但前提必须是养殖水域属于深海无污染环境,据他所知,“处于深海的生蚝自身很少长虫,概率非常小”,不像淡水鱼生的寄生虫问题严重。他称,不排除是虫子在运输过程或其他方式附着在上面。他表示,假如在一批生蚝中只是偶然见到一个生蚝有虫,在确保生蚝产地环境无污染和该虫不是致病虫后,继续食用这批生蚝“没有太大问题”。

  一名从事多年生蚝批发的档主在观看陆先生拍的视频后表示,这种在生蚝里出现的红虫很可能是海蚯蚓幼虫,在湛江沿海岸会看到很多,有的海蚯蚓会寄生在生蚝上,这些海蚯蚓可以食用,营养价值高,“卖几百块一斤”。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