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成考高中起点本科文综历史备考:两汉部分知识点串讲

更新时间:2025-11-13 05:01:10发布时间:2020-10-27 13:35:22

成考高升本文综中,历史是很多考生比较头痛的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下面,小编整理了中国历史之两汉部分的知识,供考生们明晰考点,认真复习。

1、文景之治

汉初的统治者亲自参加了秦末农民战争,亲眼看到了农民起义推翻了残暴的秦朝的伟大力量,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另外,经过多年战争之后,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急需恢复生产。为巩固统治,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

(1)汉高祖:

①让士兵复员回家生产,免除若干年的徭役。

②让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

③把因饥饿卖身为奴隶的人释放为平民。

④减轻田租,实行十五税一。即每年征收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

(2)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文帝、景帝都重视农业生产。景帝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文帝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甚至有十多年不收田租;文帝提倡节俭,尽量避免浪费;文帝还减轻刑罚,取消了“连坐”和残损肢体的肉刑。这样使社会生产得到发展,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次著名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

2、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后,推行了一系歹珏实现封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方面:

①改革官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

②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实行刺史制度,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

③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

④强化完美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2)军事方面:

①出兵匈奴,改变了汉朝在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

②进军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3)经济方面:

①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

②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生产和销售。

③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营业税和财产税,等等。

(4)思想方面:

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尊崇儒家学说,提倡大一统。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②创建了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③尊儒的同时,汉武帝还崇尚法制。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总之,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在他的大一统之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3、光武中兴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为缓和阶级矛盾,光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减轻赋税,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赋制度;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在他统治十多年后,全国出现安定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4、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军事、政治管理,并保护商旅往来,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

5、丝绸之路

汉朝时候,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叫做西域。那时西域大小儿十个政权受匈奴奴役,不能和汉朝有正常的经济文化交往。汉武帝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因此出使了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共有两次。第一次出使西域在公元前138年。他带着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途经匈奴人控制的地区,被匈奴人扣留,十年后才乘机逃出。此时大月氏已经西迁,不想攻打匈奴了。张骞得不到结果,回到汉朝,只剩下两个人。但这次张骞了解了西域地区各国的情况以及他们渴望同汉朝来往的心情。第二次出使西域在公元前119年。张骞带领300人随行。他们分头访问了西域各国。西域各族政权也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回访。张骞出使西域取得了成功。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