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2018下半年餐企如何走

更新时间:2025-11-22 11:33:07发布时间:2020-10-27 11:47:47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6月份,餐饮收入19457亿元,同比增长9.9%。

  如今2018年下半年的餐饮战局早已拉开,在这场激烈的战局中,餐饮企业接下来该怎么走?

  新机遇一:三四线城市的外卖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线上外卖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和2011年的203.7亿元相比,增长了13.7倍。

  根据美团发布的数据,在我国近2亿单身人群中,有1.3亿人都曾在美团叫过外卖,其中8万单身人群平均每天叫一次外卖,393万人年度订单数量高于100次,平均每周叫2次外卖。

  “随着外卖的渗透速度越来越快,从一二线转移到三四线,从市中心转移到城郊县乡,外卖市场的整体下沉会更加明显。”外卖头条创始人洪七公说。

  

 

  《中国餐饮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外卖订单总体增长158%,三四线城市以及下城市的增速远高于一二线城市,订单量占比超过40%,其中三四线城市占比34%。

  启示:三四线已经成为外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伴随着三四线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节奏的改变,用户对外卖市场的依赖性和认可度逐步提升,提前布局的商家会赢得更多先机,三四线外卖盈利并不是难事。

  新机遇二:单品餐饮爆发式增长

  2017年,餐饮品类最显著的特征是单品餐饮爆发式增长,“一道菜开火一家餐厅”成为餐饮品类赛道上的新常态。

  单品餐饮店之所以广受青睐,从消费端来看,源于单品消费的目的性强,决策成本低,体验感好;从供应端来看,单品有去初始化、高利润、快速复制的优势。产品单一,意味着备料、操作简单,更易标准化,更易规模化占领市场。

  比如以牛蛙、小龙虾、酸菜鱼等作为招牌的单品餐厅越来越多,而各个单品品类均出现了代表性的品牌。

  

 

  例如酸菜鱼出现了太二酸菜鱼、禄鼎记、渝是乎、姚酸菜鱼等代表性品牌,并在其深耕领域发展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经营单品餐饮需要关注供应链、产品属性等问题。例如小龙虾、牛蛙等单品均出现过食材短缺等问题,而酸菜鱼等爆款单品则是可搭配其他各类食材,丰俭由己。

  启示:经营单品餐饮,需要确保食材供应链稳定、产品属性丰富、跟得上审美需求等。

  新机遇三:甜点饮品成潜力赛道

  根据《2017年中国饮品店发展报道》分析,现制饮品的增长空间可达千亿规模。

  另有数据显示,2017年的甜点饮品外卖订单量增长195%,订单量占比由3.5%升至4.6%,订单金额占比由4.0%升至5.0%,成为外卖大分类行业占比最快的大品类。

  

 

  2015年10月在厦门中山路步行街开出第一家店的泰芒了,主打新鲜健康的甜品,这个只有10㎡的小店常常大排长队,日营业额最高可达6万。之后泰芒了更是开一家火一家,创立不到3年时间,泰芒已经在全国开出了近700家店。

  启示:2017年甜点饮品同质化达到高潮,今年甜品饮品想要突出重围,需要做到消费认知中的品类第一,或者某个价格区间的第一。

  新机遇四:宵夜市场空间巨大

  近年来,夜宵文化逐渐兴盛,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消费者每周吃1~2次宵夜。

  《中国餐饮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的早餐订单量同比增长230%,为所有用餐时段增速最高,宵夜时段次之,增长率为205%。

  例如位于大连的约辣夜餐,外卖订单占比28.8%,同比其他城市夜餐外卖订单量高出2~5倍;约辣门店堂食更是火爆,每天平均翻台率高达450%。

  有业内人士认为,夜宵之所以火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自带的社交属性。随着社交需求的盛行,以85后到0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成为夜宵市场的主力;同时随着外卖市场的成熟和用户习惯的改变,夜宵品类也越发变得多元化。

  启示:餐饮品牌想要跻身火爆的夜宵市场并占有一席之位,无论是就餐环境还是产品形式,都必须满足当代年轻群体的用餐需求。

  新机遇五:餐饮新零售

  2017年,海底捞、上海小南国、西贝等国内餐饮巨头都在试点“新零售”的运营模式。海底捞的方便火锅火遍全国,上海小南国的葱油面半成品成为“网红”,而西贝则自建商城卖起了各种食物。

  在杭州,老字号品牌五芳斋利用口碑的无人餐厅解决方案,开出了全国第一家无人智慧餐厅。一个月时间,餐厅的营业额同比增长超过40%,餐厅人效增长三倍,用餐效率显著提升。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百果园、1点点、正新鸡排为代表的零售品牌以至少375%的增长率领跑整个外卖行业。

  口碑公司的餐饮新零售负责人杜晓明曾公开表示,一旦餐饮行业的新零售转型能够成功,会极大提升消费者未来的吃饭体验。除了到店吃饭和外卖外,半成品零售会成为主流的吃饭方式。顾客不仅在餐厅可以吃到美食,在家里,办公室等地方,也都能方便地买到各色美味,味道体验与餐厅一致。

  “零售会变成餐饮企业的标配,整个餐饮产业的产能、效率将会大幅提升。餐饮行业里将会出现万科、富士康、华为这样的巨头企业。中国餐饮行业也会变得更强。”

  启示: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提升运营效率和营销转化率,餐饮企业已开始呈现出“全零售”属性,未来,将有更多的餐企走上“新零售”的赛道。在这个新赛道上,餐企需要在供应链、产品等方面做足功夫。

  新机遇六:消费者对健康日益关注

  随着消费者对“重油重盐”的排斥,“川菜”红利正在逐年消退。2017年底,美团外卖川菜店铺收录数28万家,比年初减少4万家。15个重点城市的川菜店铺数量也均成下降趋势,14个城市川菜门店数量下降均超过10%。

  根据阿里健康发布的《2017年度健康消费报告》显示, 80后、90后秉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颜值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保温杯”“枸杞”等成为社交热点,以食养生成为新风尚。去年“双十一”期间,90后已经成为枸杞等产品的购买主力。

  这意味着,现在的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而这样的变化,也为餐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无论是线下或是线上,主打“健康、养生”的轻食餐厅在悄然兴起,“健康”与“高颜值”成为餐饮发展的重要关键词。除了一些以低盐、低糖、低脂肪和纤维丰富的食物为主打产品的餐厅兴起外,一些老牌餐饮企业也纷纷开辟轻食战场,推出轻食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以高热量、高油脂炸鸡为主要餐品的老牌快餐巨头肯德基,去年在杭州开设了国内首家绿色餐厅KPRO,该餐厅在菜品样式上主打蔬菜沙拉、三明治和鲜榨果汁。此外,德克士、麦当劳等餐厅,也纷纷在菜单中加入轻食类产品迎合市场的需求。

  启示:为顺应消费者养生需求,餐企的产品既应符合健康标准又需满足年轻人对美味的追求;其次,要将养生与具体生活方式结合,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中的需求。

  小结

  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餐饮行业是一直在发展变化的,有挑战也有机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好产品、服务、环境,提升就餐体验——餐饮无论怎么变,都离不开好的菜品和服务。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