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学》:好的备考方法往往遵循这几步!
金融专业是自考的热门专业,以其实用、便于就业等优势受到了考生的青睐。如何处理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学习关系呢?小编为同学们分享这几步。
01 先学公共课,再学专业课
在选好专业后,我建议考生先选择公共课,主要还是以防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改专业,因为绝大多数公共课是通用的,基本不存在“白学”的情况。在通过公共课后,可选择经济类专业统考的课程,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例如,金融专业专科段的“经济法概论”、本科段的“市场营销学”等。接下来就可专心致志地准备专业课的学习了。
02 熟读教材,再理解内容
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在学习自考课程时,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考试内容都在教材里。拿到教材后,考生要通过翻看目录、大纲等,对该门课程有一个初步了解。前面说过,由于金融专业课程专业性较强,加之大部分考生未在金融机构工作,无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教材内容消化。这就需要考生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理解各知识点的内容。因此,熟悉教材很重要。其实,考生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巩固。将死知识变成活知识,而且还有数据作为支撑,理解、记忆就更容易了。考生要认真准备,高度重视,将大部分学习时间放在教材上,打好基础。
03 先列出架构,再找出重点
通过熟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在编写上是有规律的,即能模块化地介绍这门课程。考生在充分熟悉教材后,可试着列出教材的架构,之后丰富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将教材读薄。下一步,就是找重点了。考生可以参考往年试题、考试大纲和教辅材料等,归纳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复习。
04 多做习题
盲目做对很多题,不如做会一类题。要有练习一道题就熟悉一类题的意识。做题后需要反思,总结这个题目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出题角度,我们可以把这个题目落实到参考书目中去复习知识点。多总结,多思考,总会有进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