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成教专升本《大学语文》之文言文部分及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1、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开始沾沾自喜,后来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22、引起河伯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因为他离开了黄河狭小的天地,看到了大海辽阔的景象。
23、河伯心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答、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二)阅读《陌上桑》中的首段,然后回答第24-26小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4、这段文字是从哪两个角度来突显罗敷美貌的?(4分)
答、正面描写罗敷的服饰,侧面描写观者的反应。
25、这首诗为什么要在开篇极力渲染罗敷的美貌?(4分)
答、一方面突出了罗敷形象的美好,另一方面也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26、这首诗属于哪种诗体?(2分)
答、乐府诗。
(三)阅读司马迁《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①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②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③。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④。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7、请说明文中四个“之”各自的含义。(4分)
答、之①:指代项王的军队。
之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③:指代骏马骓。
之④:指代项王的歌。
28、项王的诗反映出他怎样的复杂心态?(4分)
答、豪气冲天的自负、时运不济的绝望、无力回天的悲怆、儿女情长的留恋。
29、从这段文字可以引申出哪个成语?(2分)
答、四面楚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