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语文:关于成语的那些事儿,大家一起来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寻寻觅觅、乐此不疲,而成语也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面崭新的旗帜,我们需要学习成语、懂得成语的含义。
那今天,一起去看看那些成语你是不是都似曾相识吧!
1、目无全牛: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典出《庄子?养生主》。
2、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3、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过境迁,则徒然感慨。
4、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5、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6、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7、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容易误用为贬义。
8、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9、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0、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无可厚非”意思是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然有缺点,但是还是可以原谅的。
怎么样?上述的这些成语你都掌握了吗?
日常生活中,注重积累吧,积累是学好语文的重大前提条件。“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说明善于发现其实是一种特别有用的技能,做一个留心的人,会发现许多别人发现不了的素材,从而可以把它应用到我们的写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