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广东省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重点复习笔记(一)

更新时间:2025-11-21 14:08:15发布时间:2020-10-21 12:46:39

广东省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重点复习笔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前提。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一、是将科学的实践观点贯彻始终的理论体系。

第二、是自觉地与实践保持密切联系的理论体系。

2、科学性

第一,是具有完整性和严密性的理论体系,实现了两个“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第二,是正确规定了哲学的对象和任务的理论体系。

第三,是正确反映了现实的、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体系。

3、阶级性——反映、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革命性——具有最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理论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具体化。是指用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丰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哲学

(一)哲学的本质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自发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内在一致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或基本阵营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哲学基本派别的形态(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不同回答)

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对世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回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第二 讲物质和意识

一、物质

(一)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唯心主义关于物质观念的理解)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某种具体的物质实体。

2、近代西方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物质结构某一具体层次。

共同缺陷:把一般与个别混为一谈,把一般归结为个别,用个别代替了一般。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揭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

2、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把握,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

3、揭示了物质标志的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区分了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三)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区别: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揭示的是物质形态的个性、特殊本质。哲学物质范畴揭示的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和共同特性。

2、联系:哲学物质观以自然科学物质学说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正确的哲学物质观指导自然科学沿着唯物主义路线发展。(辨析题、选择题)

二、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决定性环节)。

2、意识是社会(劳动和交往)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存在依赖于人的大脑这种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1)意识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

(2)意识对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

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与途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利用、控制和改造的程度,受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们的实践程度制约。

3、人工智能并不会超过人的思维而统治世界。

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理论分歧(补充)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分歧

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有统一性,万物统一于一个本原。

二元论:认为万物没有统一性,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

(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

(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万物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实体)或物质结构的某个层次,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世界是具有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与重要意义

五、运动及其多样性

1、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1)在运动与物质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其一,设想不运动的事物——形而上学的倾向。

其二,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的观点。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①相对静止的含义——两种情形:

第一,事物空间位置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事物的量变状态。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区别。

第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其一,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其二,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