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2018广东专升本自考:如何攻克高数类课程?

更新时间:2025-11-21 15:37:34发布时间:2020-10-19 10:28:35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喜欢这门课程的考生会觉得它魅力无限,而讨厌的,就会对它深恶痛觉。这门课程是多少考生心中的噩梦,不少来报名参加广东自考的考生中,在看到某些专业中有高数这两个字的时候,甚至考虑换专业了。

数学以及高数,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确实有难度。但是只要学习方法找对了,那么学习起来,并没有那么困难。

一、背数学

背数学?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会嗤之以鼻。数学是理科类的,背记没什么用!

日本学者和田秀书原本数学成绩一塌糊涂,甚至都想放弃数学,去参加不要求数学成绩的院校招生。直至一天他想到“背数学”的学习方法,他写到:

这个技巧是:不懂的问题,直接看解答,先背起来再说。如此一来,一题一般只要5分钟便背下来,从量来看,可以追赶得上成绩好的考生。

各位猜猜看看,从开始背数学后,他的成绩变好了吗?结果是,他的成绩进步神速,数学模拟考试成绩进入全国排名,并应届考上东京大学医学院。

无独有偶,1995年北京市文科状元、北京大学段楠同学,也有类似的经历。她在北京四中读书时,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只列上第30名,而且数学还没及格。那么,她是如何把数学成绩提上来的呢?她说:

我学习数学有一个自己的小窍门,不一定对每个人有用,说出来仅供参考:我能学好数学是背例题背出来。我不喜欢题海战术,喜欢从每种类型的题中找出一两道典型题“背”过一两次,理解之后,再看到难题就会拿着例题往里套了。

二、教材试卷化,试卷教材化

很多临时抱佛脚的考生,都使用过这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在历届真题上标注一段“导语”。主要内容有:一是此题在书中哪个章节,具体到第几页;二是用关键词写出考点;三是这个考点在大纲中时要求你识记?还是理解?还是应用?将这些做好的历年真题,反复阅读,比看教材过瘾。并且,对比各个考点,看哪些考点在几套真题中出现的最多,将它们总结起来,反复记忆。

再说教材与试卷的“角色互换”,做法如下:

第一步,认真阅读教材。

第二步,阅读一段,就用若干问题以考题形式总结出来。

第三步,将问题和参考答案写在一个本上,至此,教材试卷化工作即已完成。

教材上每一节或每一章往往也有思考题,但教材试卷化时,要比教材更细,可以一小段就出一道题。在细读教材时,这种方法很重要,但是考生们一定要注意适度,在一个时间点之内过量过度的去学习一个内容是非常容易疲惫的,应自我调节好。

三、回过来做课本上的题

理数不太好的考生,还可以尝试一种方法:先回过头来,老老实实地、认认真真地把课本上的题全做一遍。这么做的原因有:

第一,课本上的习题,是编教材的老师费尽心思、反复考虑才挑选出来,是最具代表性的题,是最好的题,不偏离考纲,非常有价值。

第 二,一般来讲,课本上的习题,尤其注意与概念、公式、定律的联系,而数学成绩不太稳定的考生的一大通病,就是基础不劳,概念、公式、定律等掌握得不好,为此也值得去做课本上的题。课后练习一般都是围绕着基础知识,课后练习做得懂,考试都能轻松过。如果没有大量时间去做真题,那就老老实实把课后练习弄懂。

第三,课本上的习题,一般有参考答案,会有比较详细的讲解,容易做对,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

四、考前突击数学的方法

在最后半个月里,对数学可以只“看”,看练习,看复习资料。一眼就看得出解题思路的,从此不管它;看不出的,就在草稿纸上演算,演算到理清思路就停止,并在题前作“△”;很难的综合题则比较正规地演算,目的仍在于寻找思路。这种题一直做出结果,并在题前作“★”的标志。三五天后,再回过头来,没有记号的弃之不顾;有“△”的看一看,一般能看出从何处下手;有“★”的,看还看不出思路的,在草稿上演算,知道怎么做了,又停止。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