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自考本科大学语文复习课文阅读分析题的学习方法?

更新时间:2025-11-21 17:27:29发布时间:2020-10-10 16:52:52

课文阅读分析部分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阅读分析能力。教材中每篇课文后均有“提示”,一般来说,所有阅读分析考题的答案均在此“提示”中。每篇课文后的“提示”是对课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高度浓缩概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课文写作背景;课文的主旨;课文的体裁特点;课文的层次内容;课文的基本表现方法和主要艺术特点。

一、答题应充分利用“提示”

“提示”对每一方面内容的概括与表述都力求简洁而准确,因而有关试题的答案通常都以“提示”中的表述为标准或依据。因此,在复习应考时,应认真学习“提示”,充分利用“提示”,把阅读课文与阅读“提示”结合起来,当是提高课文阅读分析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有关名词术语与实际材料对号入座的问题必须熟练掌握与运用。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分析材料,其次要注意题目的提问方式,确定正确的答题思路。例如:

(1)当问的是“论点是什么”、“主旨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或“表达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体现了什么”时,就要从思想内容方面去考虑回答。

(2)当问的是“用的什么论证方法”、“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时,就要从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及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等方面去考虑回答。

(3)当问的是“人物描写方法问题”时,就要从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去回答。

(4)当问的是“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就要从对比、烘托、铺垫、暗示、比兴、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等方面去回答;

(5)当问到“修辞手法”,就要从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 借代、反复、层递等方面去回答;

(6)当问到“这样写(这样说、这样安排、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的问题时,就要从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方面去回答。

三、文体简介文章的常规问题要能明确回答

教材中每单元后有4篇文体简介文章,在近年来的命题中,与这四篇文章有关的内容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应予以特别注意。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为了解释名词术语和说明有关道理,结合教材中的作品,列举了许多具体实例,有不少考题即直接来自这些实例。对于文体简介文章中的术语主要以理解为主,学会运用。例如:

(1)给一段教材中的议论文字,至少要能明确回答这些问题:①是立论还是驳论?②论点是什么?③论据的类别是什么?④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2)给一段教材中的记叙文字,至少要能说明这些问题:①是顺叙还是平叙?有没有倒叙,插叙?②有没有描写?是人物描写还是环境描写?③有没有抒情?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④有没有议论?是不是夹叙夹议?

(3)给一段教材中的描写文字,至少要能说明这些问题:①是环境描写还是人物描写?②如果是环境描写,那么是自然景物描写还是社会环境描写?是不是场面描写?③如果是人物描写,那么是肖像描写,言语描写,行为描写还是心理描写、细节描写?④如果是人物心理描写,那么是直接心理描写还是间接心理描写?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