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怎么复习

更新时间:2025-11-21 18:19:13发布时间:2020-10-09 13:19:10

“综合医学”的知识内容非常多而复杂,很多考生不懂如何有序复习。那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怎么复习?周围神经系统部分复习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围神经系统的知识点和笔记。

第一节概述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周围神经与它们相连,遍布全身。它在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感觉神经接受来自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通过感觉神经传导到大脑和各级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整合信息,通过运动神经将冲动传递给效应器,从而控制和调节人体各系统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是反射。所谓反射,就是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反射弧是反射活动形态结构的基础。反射弧包括受体、感觉神经(传入神经)→中枢→运动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2、周围神经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两者都含有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体神经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系统和腺体。两种神经都有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第二脊神经

1、脊神经组成

脊髓神经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一对尾神经。每对脊髓神经由椎间孔处与脊髓相连的前后根汇合而成。脊神经后根有一个扩大的脊神经节,其中轴突构成感觉后根,外周突起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成分。前根由运动纤维组成,其细胞体位于脊髓灰质。脊神经是一种混合神经。家禽中有四种纤维成分。

2、四肢重要神经

(1)组成

臂由第5-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的前支组成。从颈根不斜角肌间隙经锁骨中点的后弹力进入腋窝,并围绕腋动脉排列。臂丛神经的主要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的肌肉和皮肤

(2)肌皮神经

它起源于外侧束,支配臂前肌群。终末支穿过肘关节上方的深筋膜,继续是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的皮肤。

(3)正中神经

1、该路线由肱二头肌内侧沟、肱动脉外侧至前外侧动脉、外侧动脉内侧、旋前圆肌、指浅屈肌和趾深屈肌之间的两个内外束组成,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腱、腕管、掌腱膜深部之间。

2、肌支分布→前臂屈肌(肱桡肌、尺侧腕屈肌、趾深屈肌除外)、第一、第二蚓肌、大鱼际肌(拇内收肌除外);皮支→手掌和桡骨三个半指掌侧和大鱼际皮肤。

3、伤害

(1)由于大鱼际肌肉萎缩,手掌扁平,呈现出所谓的“猿手”。

(2)运动障碍:手腕弯曲能力减弱,前臂不能旋前,拇指、食物和中指不能弯曲,拇指不能靠手掌移动。

(3)感觉障碍:以拇指、食物、中指皮肤最为明显。

(4)尺神经

沿臂内侧下行,经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至前臂,伴尺动脉下行,经腕前面入手掌,分支分布于前臂尺侧部分屈肌,手的小鱼际肌和中间群肌及拇收肌,手掌尺侧1/3和尺侧一个半指的掌侧皮肤,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两个半指的背侧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小鱼际及部分中问群肌萎缩,第4、5指末节不能屈,拇指不能内收,其他指不能收、展,第4、5掌指关节伸直,指间关节屈曲,掌骨间隙深凹,形成“爪形手”。此外,尺侧一个半指及相应手掌的皮肤感觉障碍。

(5)桡神经

1、行径起自臂丛后束与肱深动脉伴行,经桡神经沟行向下、外,于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浅出,分浅、深两支至前臂后面皮肤和后群肌。

2、分布肌支分布于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伸肌;皮支分布于臂后面、前臂后面皮肤及手背桡侧半2个半手指的皮肤。

3、损伤肱骨中段骨折时常伤及此神经。

肘关节屈曲,前臂呈旋前位,腕部呈“垂腕”状态。

运动障碍,不能伸肘、伸腕、仲指,前臂旋后力弱,呈“垂肘垂腕”畸形。

感觉障碍,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的皮肤最明显。

(6)腋神经

于腋动脉后方起于臂丛,经肱骨外科颈达三角肌深面,分支分布于三角肌、肩关节及臂部上1/3外侧的皮肤。

腋神经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不能外展,由于三角肌的萎缩,呈现“方肩”征。



相关信息: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