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以后有机会当翻译吗 这条路是不是很难走
自考生以后有机会当翻译吗?这条路是不是很难走?高考没有考好,偏科实在太严重,但是我很喜欢学习英语,可是其他的课程不理想,所以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只成为了一名专科生。
自考生以后有机会当翻译吗?
有的,只要你有这个决心和毅力,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也是一名专科生,但是他却在两年内通过了本科阶段的12门考试。为了学习翻译和口译,他参加脱产学习,最终以专业第一考上外交学院研究生。在香港浸会研习翻译,在台湾参加比赛拿到大奖。他给凯文?凯利做同传,得到吴伯凡老师的好评。他从一名专科生起步,一步一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这条路是不是很难走?
确实很难,不仅是精神上的压力,身体很多时候都吃不消,因为要做的太多了,想要走的更远就需要拿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换,在自考本科的时候除了学习专业课、实训以及组织、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之外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考试相关的内容,也从来不会区分周末、假期和平日。我还记得的大二那年十一中秋假期,周围的同学都回家了,我用那一周多的时间自学了语法考试的全部语法点,还复习了一本精读课本的知识点,虽然校园里空荡荡的,但是每天都会感觉很充实。我用差不多一年半的的时间通过了本科阶段12门笔试考试。后来拿到本科证书之后我决定考外交学院的学术型翻译研究生,我知道难度很大,当时和现在都是如此。因为没有真题,也没有参考书,复习无从下手。有些年份第一志愿的考生全军覆没,无一人过国家线,最终录取的考生需要从其它专业或院校调剂。当时复习的时候我把重点都放在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翻译技能上,因为没有经过全日制英文专业学生那样系统的训练,我感觉自己的阅读速度很慢做题和翻译特别受限。我复习的时候每天都会用一大半时间精读,在限时阅读之后一篇一篇分析、整理的语言点,同时也一点一点分析自己的翻译、总结自己的问题。
回顾这些年自己走过的路。觉得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但真的算不了什么,只要自己希望改变,不甘心、不服输,就能找到下一步路在哪。知道了方向,就持续去做,风雨无阻,也许暂时并不会感觉自己有所改变,但行动的累积会悄悄改变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状态,我们都没有必要抱怨自己的处境。因为决定我们方向和视野的并不是我们周围的环境,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点点滴滴的持续行动中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