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区别在哪里?仅仅是学历吗?

更新时间:2025-11-21 21:27:45发布时间:2020-09-26 14:52:20

网友一:

无论硕士也好博士也罢,都是企业老板眼中干活的,拿到博士硕士学位没什么,要看你在哪里拿。国内的的博士多的和屎一样,物以稀为贵,所以现在博士什么的也不算什么了,在吃瓜群众眼中博士很厉害了,厉害到哪去,大部分读过博士的拿到学位的都知道,你的导师想让你过你才能过,很多论文都是买的,有多少作假分子,而且还有在职博士,我去,这些学位真的是垃圾中的垃圾,另外告诉你们,国内的博士学位在国外很多是不承认的,如果你在国外美国法国英国过得过博士学位回来还是很牛逼的,博后更不用说,我一朋友法国博后,计算机专业,现在在英国当导师,收入吗还不错,不能和国内土豪老板比,但是人家那过得是一种高大上的生活,不是金钱可以买来的感觉,当你周围的人很多都是这样的学位人时,你就不那么好奇了。

网友二:

个人觉得,本科才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你可以接触很多不是为了高考的知识,你可以有更加自主的时间去安排做题上课以外的事。你可以出去旅游,可以参加社团,可以兼职,可以和你的 ta憧憬美好的未来。但是,很多人的本科都是荒废的。究其原因,就是很多人误以为大学不用学习了。其实,大学只是不用像以前填鸭式的做题而已。

到了硕士以后,就不是学习了,而是科研。学习是吸取的过程,科研是产出的过程。硕士是在导师的带领下,学步的阶段。导师会给你提供平台,手把手教你入门。如果遇到一个好导师,会让你明白学术的严谨,这是一个培养科研能力和习惯的时间。

博士就不同了。博士生跟博导的关系不再是纯粹单向接收的关系,而是互补。博导的研究领域相对宽泛,博士生的研究相对更窄。一个优秀的博士生应该做到在他研究的方向上比博导还要深入。不过,现在现实是,相当多硕士生像本科生,博士生像硕士生,而博士后才能做到博士生的水准。

网友三:

从我从事的领域来说,不同学历的学生整体能力的下降比较明显,主要指动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现阶段,硕士基本具备动手的能力,可以按照要求去完成一些具体的研究工作,而一名合格的博士,基本可以做到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动手完成整个过程。当然这是整体情况,也有部分很牛的硕士和很菜的博士。

网友四:

一位年青人问他的老师:我怎样才能获得博士学位?老师说:当你觉得无所不知的时候,你会被授予学士学位;当你觉得你有所不知的时候,你会被授予硕士学位;当你觉得自己一无所知的时候,你会被授予博士学位。

网友五:

从技能的培养层面,硕士教育能提高人的研究技能但不能改变人的思想系统,而博士教育具有异化人的思想空间作用,博士教育注重求问“真理”,类似“是真的吗?”当获得研究成果后,博士们通常不对是否能成果转化负责。

研究能力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是别人观察不到但你能观察到,分析能力是别人分析不到但你能分析到,这里涉及一个逻辑能力,因此,通过正规学习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他们的逻辑思维空间是比常人具有绝对优势的。

网友六:

虽然博士和硕士区别很大,但硕士和博士只是人生的两段经历,他们不能绝对的决定你的未来的高度,但可以决定的是你未来的底线,读书最重要的在于明理,在于做人,在于做事,学历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只是你阶段性学习的一个总结,只是你人生经历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因为你为自己的未来努力过,更大一点你为人类的知识极限努力过,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会有社会分工,不能因为学历高就看不起农民工朋友,也不能因为没学历就放纵自己耍无赖,对的起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合适的生活,对自己最合适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生活。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