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今日支付宝扫码大红包
当前位置: 培训一点通 > 新闻资讯

都说自考难,这是真的吗?数据还原真相

更新时间:2025-11-21 21:48:07发布时间:2020-09-26 08:51:54

每个人决定自考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有的朋友是为了提升学历,弥补心中的遗憾;有的朋友是为了学门知识找到工作;还有的朋友只是单纯的跟随大部队。

不论每人参加自考的目的是什么,有一个问题肯定都在我们心中飘过:自考究竟难不难?

有人说:自考太难了,甚至比统招还难!

也有人说:自考很简单,随便看看书、做做真题就能通过。

各种言论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叫人摸不着头脑。今天小编就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来验证自考的真正难度,以此来解除自考人不必要的担忧。

·全国自考报名人数

自学考试于1981年开始试点,三十几年来累积有9048万人参加考试,本专科毕业人数达244.2万人,被称为中国的“第一考”。

这是自考的历史背景,9048万人?听起来很吓人,但其实每年大约也就200-300万人参加了考试,再平均到全国各个省,基本上每个省能有十几二十万就不错了。

再加上自考是过关性考试而不是如高考那样的竞争性考试,并且这些考试的大军还要分散至各个专业,所以参加考试的人数并不会对试卷难度造成影响。

·人数变化趋势

这是近几十年来关于自考报名人数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到自考的顶峰期在2000年,报名参考的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88万之巨。之后便开始进入了衰退期,目前仍然维持着全国200~300万的规模。

这是自考的毕业人数变化趋势,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纵坐标,可以看到自考的报考人数和毕业人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自考的平均毕业率不到20%!哇!自考真的是太难了,这么低的毕业率还让人怎么考?估计有些朋友看到这些数据要抓狂了!

且慢,这么低的通过率并不意味着自考就比高考还难了,那么又是因为哪些原因呢?

1、考试周期长

自考的科目比较多,所以很多人的战线拉得会比较长。动辄就会考上四五年甚至八九年,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的耐心早已被耗光,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弃考也就不难理解了。

2、报名人数虚高

从现在自考的趋势来看,70%以上的自考生都是在校的学生,这类人群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跟风。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报了自考自己也心痒,于是顺手一报。可能只考了1、2门公共课就放弃了。

这种心态的人可不在少数,而且每年会反复的出现。真正参加考试并坚持下来的人的比例也就被大大拉低了。

3、中途卡壳

一般的自考专业门数在13-20门不等,有很多人会遇到有1、2门科目难度比较高,考了几次都没有通过,甚至已经考完了全部科目但因为不会写论文而停滞了下来,这类人同样也不在少数。

小编说:自考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它既考察你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也同时考验着你的恒心和毅力,缺乏了任何一种都寸步难行。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总的来说自考试卷的难度并不高,即使有一两门科目比较难,咬咬牙、用用功也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希望每一位自考人都能战胜自己,顺利毕业!



本网声明

1.本网信息仅供参考,为降低投资风险,建议您在学习投资前多做考察咨询、多对比分析。具体信息请以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于网络,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

3.本网对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通过我方平台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

4.关于网站极限词失效协议:本网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约!感谢配合!

5.本网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本网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沟通热线:13309699841

热门专题
备案号:皖ICP备18000787号-5
备案查询地址: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